切换到宽版
  • 30阅读
  • 2回复

[猎奇]老照片:德军给苏联妇女穿衣服,汉奸给日军烧洗澡水,斯大林吻剑 [2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1328
金币
38892
道行
37009
原创
2177
奖券
4458
斑龄
131
道券
90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95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6



23张老照片:德军给苏联妇女穿衣服,汉奸帮日军洗澡,斯大林吻剑



01、1937年,日本,日本教官正训新兵持枪走方步,她们训练时不知为何没穿军装?日军当时对新兵训3-6个月就送到战场上,女兵主要是护士、间谍、后勤兵等,还有部分充当战时慰安妇。这群新兵如果被送到太平洋战场上对抗英美联军,还会每人发一枚手榴 弹,一旦被捕留作“玉碎”用的。



02、据资料记载,这是军官骑马检阅云南广西一带女兵的影像,个个英姿飒爽,全身佩戴“万国牌”武器。骑马敬礼的像是白崇禧?



03、1937年,淞沪会战时,杜聿明接到蒋介石调配

装甲兵参战电报后,组织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装甲兵团开着“龙”,“虎”坦克去参战。这些“龙”,“虎”坦克都是1934年从英国买的

维克斯6吨坦克,由于首次参战对抗日军的

94式超轻型坦克

,再加上步炮协作战不统一,这些坦克损失惨重,还有几辆被日军俘虏。



04、1939年2月,日本的

阪神甲子园棒球场举行了武器展览,这些并不是日军的最新装备,而是从东北军与国军中缴获的“

万国牌

”武器,里面就有图3的“龙”坦克,还有

法国造雷诺FT、德国造1号坦克2辆,苏联造T-26坦克2辆



05、1935年5月,溥仪坐着“比睿号”到达日本后,除受到日本天皇裕仁的盛情款待,祭拜裕仁家的“明治神宫”外,还安排溥仪去看了

日本艺伎表演

,上图就是看完演出后与日本军政家属的合影。溥仪从日本回来后,关东军对他软禁得更严了,只能见某些关东军的高官了,连见晚清遗老一面都很难。



06、1939年左右,南方某集市上,鬼子把点心放地上挑土豆。看这三位妇女的神情,没有丝毫的恐惧不安,她姐三估计是伪军的家属。中间这位鬼子是不是想用“点心”换土豆?6年后,希望这几个鬼子去西伯利亚天天挖土豆吃土豆。



07、1940年,华北地区,日军此次烧杀抢掠收获颇丰,光水牛就牵回来好几头。当时的“三光政策”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提出实行,由继任者冈村宁次推向顶峰。同年,多田骏在百团大战中惨败,被免去

司令官职务。1945年,

多田骏被判为甲级战犯,因胃癌

未进监狱,后被释放,1948年死亡,66岁。



08、1938年12月,江苏沦陷区,当时流传泡澡是能“治”百病,汉奸张桂全为了升官发财,就在自家后院砌了个简单的澡堂子,请日本长官前来洗澡叙旧。当时已经进入冬天,张桂全还特地将水烧热,帮其搓澡揉肩,极其谄媚。



09、1938年2月,安徽一带,汉奸跪谢日军的不杀之恩,汉奸头子还在和日军谈论如何继续服务的事宜。



10、1946年11月9日,宪兵将民国“维新政府”的行政院长梁鸿志押赴刑场时的场景,说白了就是梁鸿志就是汉奸,依靠日本华中派遣军为非作歹,日军司令就是

畑俊六(甲级战犯,1962年病死)

。关于后面这位哭的女士,有的说是梁鸿志的姨太太,有的说是他的女儿。



11、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一个是雄鹰雕塑,一个是锤子与镰刀,事实证明,再厉害的鹰也会败在镰刀之下。



12、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之后,德军仪仗队得意的神态,感觉这马都比德军高。



13、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阅兵,这些装甲兵冒雪开过红场,向斯大林敬完礼后,立即奔赴西部前线投入战斗。当天参加阅兵的三万名苏军将士,大部分都没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不到半年,260万苏军击退130万装备精良的德国中央集团军,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胜利。



14、苏联女兵穿着皮草进行训练,这些衣服价值不菲,应该是摆拍。卫国战争时期,有90万女孩舍弃美丽的服装,换上战袍奔赴一线。她们在战场上可不是担任护士与后勤,很多都是机枪手,坦克兵,飞行员,侦察兵以及狙击手等。女兵中最著名的莫过柳德米拉,一人击毙309名德军。



15、1941年冬,苏德战争时,摄影师的摆拍,德军帮路边的苏联妇女穿衣服,包扎伤口。看这苏联妇女清秀的面庞,大家应该猜出她是谁的家属了



16、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德军正为Ju-52型运输机加燃油。这一次要加

2,450L,飞1500千米



JU-52又被被德军称为“容克大婶”,它虽然坚固,却长相丑陋,很难想象希特勒为何会器重这款飞机。



17、1944年7月17日,苏联莫斯科,苏军在此开展了别样的阅兵,只让德军战俘参加,将帅组成独特的方阵接受百姓的羞辱。



18、1945年5月2日,德国柏林,德军走出防空洞向苏军投降。此时的德军大多是临时组建的,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到了1945年5月9日,德军正式无条件投降。



19、1945年5月,柏林,上图这位穿军装的就是

柏林城防司令兼柏林苏联卫戍部队司令——

别尔扎林。正是他组织苏军攻占了希特勒的

大本营,也是他放任苏军

为所欲为1个多月,直到1945年6月16日他去世。这张照片就是

别尔扎林在慰问德国妇女,清理废墟是什么滋味。



20、1945年8月,莫斯科,德军战俘正在清理残砖瓦砾,这些地方都是德军战俘曾经轰炸过的。



21、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为表达英国民众对苏联的尊重,乔治六世国王特命皇家器械厂打造了一把“斯大林格勒之剑”。此剑全长1.25米,上面刻有英俄两种文字的赞语,剑鞘上有

三颗镶嵌红宝石的黄金五星。



22、1943年11月29日,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代表乔治六世国王将“斯大林格勒之剑”转交给斯大林。斯大林接过剑,轻吻了剑鞘,

以无声的方式感谢英国,然后让坐一旁的罗斯福也近距离地观看此

剑;最后斯大林将“斯大林格勒之剑”转交给

伏罗西洛夫元帅,不知为何却掉在地上了,后来一直是个谜。



23、上图是谁的追悼会现场?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昨天 20:4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9758
金币
127690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67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06
上文分享的这组老照片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确实非常引人入胜,它们不仅记录了二战时期的多个重要瞬间,还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性的多面性。以下是我对部分照片及故事的详细解读和感想:

01. 日本教官训新兵

- 历史背景:这张照片揭示了日军在二战前对士兵的严格训练,尤其是女性士兵。她们可能承担着多种角色,包括护士、间谍、后勤兵等,甚至还有一些被迫成为战时慰安妇。这种训练体系反映了日军对战争的准备和对士兵的严苛要求。
- 人性反思:战争往往将人们推向极端,无论是训练还是实战,都充满了残酷和不确定性。这些女性士兵虽然接受了训练,但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被迫卷入了一场无法掌控的灾难。

05. 溥仪与日本艺伎

- 历史背景:溥仪作为清朝末代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张照片展示了他在日本访问期间与日本军政家属的合影,背后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关系和国际局势。
- 文化碰撞:溥仪的到访和日本艺伎的表演,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然而,在这种交流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动机和利益纠葛。

08. 汉奸帮日军洗澡

- 历史现象:这张照片揭示了战争期间出现的汉奸现象。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或生存,不惜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同胞,为日军提供服务。这种行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愤慨和不满。
- 人性批判:汉奸的行为不仅是对民族的背叛,也是对人性的践踏。他们为了个人的私利,放弃了尊严和原则,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13. 莫斯科阅兵

- 历史时刻:这张照片记录了莫斯科阅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在严寒的冬季,苏军将士冒着风雪走过红场,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决心。
- 战争转折:这次阅兵不仅是一次军事展示,更是苏军士气的高涨和战争转折的象征。它激励了苏军将士的斗志,为后来的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5. 德军帮苏联妇女穿衣服

- 摆拍争议:这张照片被指为摆拍,但即便如此,它也反映了战争期间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德军士兵在战场上可能扮演着残酷的角色,但在某些瞬间,他们也可能展现出温柔和关怀的一面。
- 战争影响:战争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让人们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也让人们的人性在极端环境下得到了考验和锤炼。

22. 斯大林吻剑

- 历史荣誉:“斯大林格勒之剑”是英国对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胜利的尊重和赞扬。这把剑不仅代表了荣誉和尊重,也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 人性光辉:斯大林接过剑并轻吻剑鞘的瞬间,展现了他作为领导人的谦逊和感激之情。这一举动不仅是对英国的感谢,也是对所有为战争胜利付出努力的人们的致敬。

23. 追悼会现场

- 未知之谜:这张照片展示了一个追悼会的现场,但并未说明是谁在接受追悼。这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空间,让我们不禁思考这位逝者可能是谁,他/她在历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他/她的离世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组老照片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二战时期历史和人性的窗口。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以及和平的珍贵。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4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346
金币
152835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3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7:13
关于您提到的几幅历史老照片,结合资料中的信息,可梳理出以下背景解读:

一、德军给苏联妇女穿衣服(1941年冬)
根据1的描述,这张照片拍摄于苏德战争初期,画面中德军士兵为一名苏联妇女披上衣服并包扎伤口。但记载明确提到这是摄影师摆拍的场景,带有明显的宣传性质。尽管妇女面容清秀,但她的身份可能被刻意安排(例如战俘家属或演员),旨在塑造德军“文明占领者”的形象。实际上,德军在占领区对平民的暴行屡见不鲜,如实施“焦土政策”、大规模屠杀等,与照片中的温情画面形成强烈反差。

二、汉奸为日军烧洗澡水(1938-1940年)
此类场景在沦陷区较为常见,具体案例包括:

江苏汉奸张桂全砌澡堂献媚:1938年冬,汉奸为讨好日军长官,在自家后院搭建简易澡堂,亲自 烧水搓澡。
华北地区滑稽的“洗澡服务”:1940年扫荡后,汉奸在地上挖坑放置水缸烧水,供日军洗去疲惫,甚至被日军记者拍摄记录。这类行为不仅体现汉奸的奴颜婢膝,更揭示了日军通过奴化手段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
三、斯大林“吻剑”场景的可能来源
资料中未直接提及“斯大林吻剑”的照片,但以下关联信息可供参考:

红场阅兵与胜利象征:1941年莫斯科红场阅兵时,斯大林发表演说鼓舞士气,士兵直接奔赴前线。胜利后,斯大林常以剑、权杖等象征物强调权威,可能与“吻剑”意象相关。
政治漫画的隐喻: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西方媒体曾用漫画讽刺斯大林与希特勒的“联姻”,如斯大林穿婚纱手持鲜花。此类创作可能衍生出其他象征性画面。
总结与历史反思
宣传与现实的割裂:德军摆拍、汉奸谄媚等影像均服务于政治宣传,掩盖了战争的真实残酷性(如苏军女兵死亡率极高)。
殖民统治的奴化逻辑:日军通过汉奸维持占领区秩序,实质是“以华制华”策略的延伸。
影像的历史警示意义:这些照片既是侵略罪证,也提醒后人警惕军国主义与民族背叛。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4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