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8阅读
  • 2回复

[猎奇]中国唯一接纳的外来民族,为抗日做出重大贡献,曾出一位高级将领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368
金币
79020
道行
37009
原创
2334
奖券
4776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7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20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19) —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很少人知道,在这五十六个民族里面有一个民族的人种红须绿眼,怎么看都不像是亚洲人的外貌,但他们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只认中国为祖国。

并且这个民族在抗战时期曾为我国胜利做出突出贡献,甚至出过一位高级将领。

那么这个民族叫什么?他们为何与我国有如此深的历史渊源?



俄罗斯族的中国化之路

这个民族就是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期。

清朝文书中的“罗刹”,就指的是俄罗斯族祖先罗斯部族。

清朝顺治元年,一部分沙皇俄国士兵在入侵黑龙江地区时被俘。

这些士兵选择归降,随后被清政府安置在北京,并编入八旗,这可以说是俄罗斯族进入中国的开端。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又陆续有俄罗斯士兵从黑龙江北部的雅克萨边城迁居北京。

时至今日,北京仍有约200余名俄罗斯族人,他们是这些早期移民的后裔,主要姓氏为罗、何、姚、田、贺。



18世纪前后,中国的另一个边疆地区——新疆,也开始接纳俄罗斯移民。

这些移民主要是逃亡士兵、谋生的农民和传教士,他们选择在新疆北疆安家落户,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

鸦片战争后,随着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更多的俄罗斯人进入中国。

他们在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建立了居民点,大批俄罗斯农民迁入中国境内。

沙俄还利用不平等条约,在新疆的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设立领事馆和贸易圈,吸引了不少俄罗斯商人和手工业者迁入。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俄罗斯人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生活,他们学习中文,穿上汉服,过起了春节。

虽然保留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一些传统习俗,但他们的心,已经越来越"中国化"了。

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革命后,许多原本居住在中国的俄罗斯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选择加入中国国籍,正式成为中国公民。

同时,一些逃离革命的沙俄士兵也流入新疆,被安置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



20世纪30年代,苏联远东地区的许多华侨被强行遣送回国。

这些华侨中,有不少人已经与俄罗斯族女性组建了家庭,他们携带妻子一同进入新疆,据统计,仅伊犁和塔城就接纳了19000多人。

在"闯关东"年代,俄罗斯族在中国的分布并不仅限于新疆地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特别是与俄罗斯接壤的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一带,也有一部分俄罗斯族聚居

当时,大批山东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冒险来到这片遥远的边疆地区,他们中有人淘金,有人伐木,还有人开垦荒地。



这些勇敢的拓荒者在艰苦的环境中打拼,逐渐在额尔古纳河流域扎根。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中国移民开始与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罗斯人产生交往。

两个民族之间的通婚逐渐增多,形成了独特的跨文化家庭。

我国著名的高级将领林虎的诞生,正是这种文化交融的典型例子

他的父亲是一位"闯关东"者,在哈尔滨这个中俄文化交融的城市,林虎的父亲邂逅了一位俄罗斯姑娘,两人相爱并组建了家庭。



抗日前线的俄罗斯面孔

俄罗斯族不仅在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动荡岁月里,他们还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1年,新疆省政府招募俄罗斯族组成了"归化军"。

这支军队最多时拥有3个团的规模,在击退甘肃军阀马仲英部队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3年,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再次证明了俄罗斯族的贡献。

在这一年,归化军与新疆各民族一道,参与了乌鲁木齐"四一二"政变。

这次政变成功推翻了金树仁军阀在新疆的反动统治,为新疆的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中国大地时,俄罗斯族挺身而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国人"。

许多具有丰富军事知识和战斗经验的俄罗斯族军官被任命为各级指挥员,他们中有人担任营、连、排级指挥员,还有人在三区政府的军事厅和内务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更令人敬佩的是,一些俄罗斯族人为了革命事业,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5年8月9日,战火的阴霾笼罩着中国东北。

凌晨零时10分,158万苏联红军如滚滚洪流般向盘踞在东北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



绥芬河很快被苏联红军占领,战火迅速蔓延至天长山。

8月10日,苏军对天长山发起了三次强攻,却未能取得突破。

面对这座坚固的堡垒,苏军指挥官陷入了两难:是继续强攻,还是寻求和平解决?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他们最终选择了劝降。

然而,要实现和平劝降,首要问题就是找到一名通晓俄日双语的翻译,深入敌营传达苏军的和平诚意。

在这个危急时刻,17岁的俄罗斯族姑娘嘎丽娅挺身而出。

尽管年纪尚轻,但她曾接受过日文教育,成为了这个艰巨任务的不二人选。



嘎丽娅的父亲菲涅得知女儿要执行这项危险的任务时,心中充满了担忧。

他紧紧拥抱着女儿,轻声说道:"孩子,一定要平安回来。"嘎丽娅坚定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8月11日清晨,15名苏军士兵护送着嘎丽娅,举着白旗向天长山日军阵地进发。

"我们是来谈判的!不要开枪!"嘎丽娅用俄语和日语交替喊着,手中紧握着一张写有苏军劝降条件的纸:

只要日军放下武器撤出阵地,军官、士兵、家眷都能得到公正人道的对待。

双方短暂对峙后,日方突然提出要求,只允许嘎丽娅一人前往谈判。



面对这个危险的要求,嘎丽娅没有退缩,她深吸一口气,独自走向日军阵地。

随着嘎丽娅的身影消失在敌营中,时间仿佛凝固了。

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过去了,营外的人们焦急地等待着,希望能听到好消息。

然而,命运却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突然,军营内传出激烈的争吵声,紧接着是一声刺耳的枪响。

日军像疯了一样冲出军营,向苏军疯狂扫射,和平谈判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

无奈之下,苏军的炮火淹没了天长山。

战斗结束后,嘎丽娅音讯全无。



她的家人、朋友、邻居发疯似的在天长山搜寻,希望能找到她的踪迹。

最终,在一个阴沉的午后,菲涅在天长山的一棵不起眼的树上,发现了女儿的红头巾,孤零零地瑟缩在清冷的秋风里。

8月15日,嘎丽娅牺牲96小时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终于结束了,但对嘎丽娅的家人来说,痛苦才刚刚开始。

多年后,当地人为纪念这位勇敢的17岁女孩,在天长山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碑文上刻着:"为和平献身的嘎丽娅永垂不朽"。

每年的8月11日,人们都会来到这里,献上鲜花,缅怀这位用生命换来和平的英雄。



结语: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族在中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可。

2001年4月16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了。

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批准,在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市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

这不仅是对俄罗斯族历史贡献的肯定,也为他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权益的重视和保护。

这里不仅保留了独特的俄罗斯风情建筑和生活方式,还成为了展示中俄文化交融的重要窗口。

每年,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亲身体验这里独特的跨文化魅力。



回顾俄罗斯族在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如何在异国他乡扎根、融合,并最终成为这片土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早期的通婚家庭,到后来的军事贡献,再到如今的文化传承,俄罗斯族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公民。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理解、包容和尊重。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都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让我们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05-1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828
金币
278367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8
关于您提到的“中国唯一接纳的外来民族,为抗日做出重大贡献,曾出一位高级将领”,综合历史资料和搜索结果,答案指向中国的俄罗斯族。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俄罗斯族:中国唯一接纳的外来民族
历史渊源
俄罗斯族是中国官方认定的56个民族之一,其形成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

清朝初期:1685年雅克萨战役后,99名俄军战俘被编入八旗,安置于北京东直门,成为早期俄罗斯族雏形。
十月革命后: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大量白俄移民迁入中国新疆和东北地区,逐渐融入中国社会。
归化政策:1926年新疆省政府向俄罗斯移民颁发“归化证”,正式称其为“归化族”;1949年后被确认为俄罗斯族。
文化融合
俄罗斯族保留了东正教信仰和部分欧洲文化习俗,同时学习汉语、参与中国社会建设,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融合现象。

二、抗日战争中的重大贡献
归化军的诞生
俄罗斯族在新疆组建“归化军”(意为“归化中国的武装力量”),成员多为沙俄移民后代。这支部队骁勇善战,曾参与平定军阀马仲英入侵新疆的战役。

抗击日本侵略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归化军被编入东北义勇军,直接参与对日作战,在战场上以勇猛著称。
乌鲁木齐保卫战中,归化军与当地军民共同抵御日寇进攻,付出了惨重代价(半数青壮年牺牲)。
三、开国中将林虎:俄罗斯族传奇将领
林虎(1927-2018)是俄罗斯族最著名的抗日将领,其经历堪称传奇:

早年经历:出生于俄罗斯族家庭,1938年加入八路军,因性格坚毅得名“林虎”。
抗战功绩:参与沂蒙山区反扫荡、解放临沂等战役,后进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学习飞行技术。
建国后贡献:
抗美援朝期间率空军与美军激战,击落多架敌机;
担任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副院长,推动空军现代化。
四、民族融合的典范
俄罗斯族虽人口稀少(约1.5万人),但其历史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包容性。他们以行动证明了对祖国的忠诚,正如1935年新疆民族代表大会上俄罗斯族代表的宣言:“我们是中国人,这片土地就是我们的家园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5-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0199
金币
291996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6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18
  俄罗斯族:中国多元文化的瑰宝

  在众多鲜为人知的民族故事中,俄罗斯族的故事无疑是一段引人入胜且充满传奇色彩的篇章。他们红须绿眼的外貌特征,与亚洲人截然不同,却深深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地上,认同中国为自己的祖国,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中国的胜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俄罗斯族的中国化之路

  俄罗斯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期,当时他们被称为罗斯部族,是清朝文书中“罗刹”的指代。从顺治元年一部分沙皇俄国士兵归降并被安置在北京开始,俄罗斯族与中国的联系便逐渐加深。随后,更多的俄罗斯人因各种原因迁入中国,尤其是在新疆和黑龙江地区,他们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也逐渐融入了中国的社会生活。

  经过几百年的融合,俄罗斯族不仅学习中文、穿上汉服、过春节,还保留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一些传统习俗,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这种“中国化”的过程,既体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接纳和尊重,也展示了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抗日前线的俄罗斯面孔

  在抗日战争时期,俄罗斯族更是挺身而出,为中国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组成了“归化军”,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许多具有丰富军事知识和战斗经验的俄罗斯族军官被任命为各级指挥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立下了赫赫战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7岁的俄罗斯族姑娘嘎丽娅,在苏联红军对日作战中,勇敢担任翻译,深入敌营传达和平诚意,最终不幸牺牲。她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中俄两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也见证了俄罗斯族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和牺牲精神。

  三、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族在中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可。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的建立,不仅是对他们历史贡献的肯定,也为他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这里保留了独特的俄罗斯风情建筑和生活方式,成为了展示中俄文化交融的重要窗口。

  俄罗斯族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来自何方,只要心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忠诚,就能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启示与思考

  1. 民族融合的重要性:俄罗斯族的故事告诉我们,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理解、包容和尊重。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2.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俄罗斯族作为中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了独特的色彩。这种文化多样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3. 爱国情怀的传承:俄罗斯族虽然外貌与亚洲人不同,但他们却深深热爱着中国这片土地,为中国的胜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综上所述,俄罗斯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和接纳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5-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