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1阅读
  • 2回复

[猎奇]中国最后一支清军,清朝灭亡后誓不投降,5万人坚守孤城75年 [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368
金币
79020
道行
37009
原创
2334
奖券
4776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7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20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21) —



1987年春天,香港九龙城寨的麻石墙根下蹲着几个抽水烟的老汉。推土机的轰鸣声里,有个白胡子老头突然掏出块铜牌,正面刻着"正黄旗骁骑营",背面龙纹已经磨得发亮。

这物件,是他们爷爷那辈从北京带过来的。

当拆迁队掀开违章建筑三层的铁皮时,墙缝里掉出本光绪二十年的《驻防名册》,泛黄的纸页上还记着"每月初五校场点卯"的规矩。



这事儿得倒回1898年。

那年英国公使窦纳乐拿着《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找李鸿章画押,老中堂举着放大镜在条约缝里抠出个条款,九龙城寨归大清管辖。

电视剧《走向共和》里演得活灵活现:李鸿章蘸着茶水在案几上画圈,"这儿得留着,给后世子孙留个念想"。就这么句话,五千湘军带着十二门克虏伯炮,在维多利亚港对岸扎下了根。



要说这帮爷们儿的日子,可比紫禁城的御林军苦多了。

香港历史档案馆里有份宣统元年的《驻防奏折》,上头写着"营房漏雨,兵丁半数患湿疮"。可他们愣是把荒滩建成了要塞,城墙三丈六尺高,城门挂"威震南疆"的匾。



1911年冬天,武昌起义的消息顺着海风飘到九龙,协统那彦成把辫子往脖子上一绕,对着官兵喊:"咱们吃的是皇粮,守的是皇土!"结果第二天就传来溥仪退位的消息,整个城寨静得能听见海浪拍墙的声。

夹缝里的"大清孤岛"

您要问民国政府咋不管这"前朝余孽"?孙中山还真派过特使来收编,英国人也来撵过好几回。

1925年省港大罢工那会儿,英军开着铁甲船想强闯,被守军用光绪年间的克虏伯炮轰了回去。

《申报》当时登了头条,标题叫《九龙炮台显神威,遗老犹能守国门》。港英政府吃了瘪,在界限街拉上铁丝网,把这地界划成了"三不管"的飞地。



城里头可是另一番天地。

裁缝铺挂着"内务府造办"的幌子,茶楼说书人天天讲《施公案》,连结婚都得找留着辫子头的"礼部司仪"。

最绝的是1980年,有个香港记者混进去采访,发现这里还在用《大清律》,男人能娶三房媳妇,官府抓人得先递"刑部帖子"。

这些荒唐事后来被拍进电影《重案组》,成龙带着警察冲锋那段,背景里闪过的雕花木门,正是当年守军的议事厅。



要说打仗,这帮爷们儿可不含糊。

1941年日本鬼子打香港,八十多岁的佐领崇琦带着民兵,用地道战把日军耍得团团转。电影《城寨英雄》里有个镜头:鬼子军官拿望远镜看城头,恍惚间瞧见黄龙旗和青天白日旗并排飘。

这可不是瞎编,东京战犯审判档案里,真有日军将领供述"在九龙遭遇不明武装抵抗"。



黑云压城的岁月

日本投降后,九龙城寨成了"法外之地"。香港警察局的档案记载:1948年英警想进去抓人,被城里的土 炮轰了出来。

后来双方达成个荒唐协议,黑帮管城里治安,警察只管城外的事。这下可好,贩毒的、走私的、逃犯全往里头钻,0.026平方公里的地界塞进五万人,楼挨着楼密得连阳光都照不进来。



可您别以为这里头没规矩。

老住户富察德海回忆:"东头归'刑部'管,西头归'兵部'管,闹事的先挨三十大板再送'大理寺'。"他们嘴里的"大理寺",其实就是黑帮堂口。

有年两个古惑仔在"御膳房"酒楼闹事,被几个穿号衣的老兵拎去城隍庙,按着祖宗规矩灌了三碗符水。



最让人唏嘘的是1971年。

香港政府宣布废除《大清律》,可九龙城寨的婚丧嫁娶照样按老规矩办。有个叫那拉桂芬的老太太,硬是给儿子娶了二房,理由就一条:"咱们这地界,宣统爷的圣旨比港督说话好使!"这事儿后来被拍成电视剧《城寨情缘》,里头穿马褂拜天地的场景,就是照着真实事件演的。



最后的黄铜腰牌

拆城那天透着股黑色幽默。

1987年1月14日,港府调来三千警察,却发现最后三十多个"清军后裔"整整齐齐穿着褪色号衣,捧着祖先牌位自己走了出来。

带头的宝宁安,就是电影《十月围城》里胡军演的那个清朝官的原型,掏出本康熙字典厚的《城防图》:"地底下埋着二十万发子弹,别惊了先人"。如今九龙寨城公园的凉亭底下,真压着当年的弹药库。



这事儿还有个尾声。

1997年香港回归前,末代港督彭定康跑去慰问清军后代,现场放的是《友谊地久天长》。

有个穿长衫的老头突然站起来唱《忠臣冢》,那是当年湘军出征时的战歌。在场的人都说,那调子苍凉得能把维多利亚港的水都唱咸了。



如今站在九龙城寨公园,还能摸到城墙根的弹痕。导游指着仿建的衙门说,这里原先是守军点卯的地方。树荫底下打太极的老伯,说不定祖上就是某位参领。

这段横跨三个朝代的传奇,就像那面褪色的黄龙旗,在时代的风里飘了七十五年,终究化作了历史书里的一页注脚。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05-2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828
金币
278367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9
中国最后一支清军:坚守孤城 75 年
清军概况
中国最后一支清军是驻守香港九龙城长达 75 年之久的清军,直到 1987 年才解散。这支清军约 5 万人,他们在清政府灭亡后誓不投降,一直坚守在九龙城。

坚守原因
地理位置因素
九龙城从宋朝开始就是防御的站点,一直到清朝都未改变过。而且它地理位置特殊,英军觉得这个地区偏僻落后,所以没有太注意驻扎此处的军队。同时,九龙城寨是唯一一个没有割让给英国做殖民地的地区,虽然香港被英国强制租赁 99 年,但九龙城在签订不平等条约时被留下,清政府想以此作为香港租借到期之后收复香港的基地。即便清政府灭亡,其战略位置使得清军仍坚守此地。

管理与制度因素
九龙城虽然位于香港,但仍归清政府管辖。清政府灭亡后,九龙城成为一座孤城,英国和香港无法进入九龙城,而当时的民国政府又拒绝管理九龙城,所以九龙城便成为了三不管地带。在九龙城中一直沿用清政府的律法,清军也一直用这种制度约束着城中的居民,仿佛与世隔绝,这种特殊的管理与制度环境让清军得以继续坚守。

将领忠心因素
这支战队的领队对清朝十分忠心,所以决定一直坚守在这里,等待皇帝重新夺 权,这种忠诚的信念支撑着清军长期坚守。

后续发展
1984 年中英两国就九龙寨问题达成了协议,三年后(即 1987 年)中英两国联合行动拆掉了九龙寨,5 万清军被遣散,这支最后的大清军队也成为了历史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5-2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0199
金币
291996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64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19
  九龙城寨:历史的缩影与传奇

  九龙城寨的故事,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篇章。从清朝末年的驻防要塞,到民国时期的“法外之地”,再到现代的九龙城寨公园,这片土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无数人的命运。

  清朝驻防要塞

  1898年,英国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获得了九龙半岛的管辖权,但九龙城寨仍归清朝管辖。李鸿章在条约中保留了这块土地,五千湘军带着十二门克虏伯炮,在维多利亚港对岸扎下了根。他们在这里修建了高大的城墙,营房虽然简陋,但他们依然坚守着清朝的规矩。

  民国时期的“法外之地”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但九龙城寨的驻军依然坚守着清朝的规矩。民国政府和英国政府都曾试图收编或驱逐他们,但都没有成功。1925年省港大罢工期间,英军试图强闯九龙城寨,但被守军用克虏伯炮轰了回去。从此,九龙城寨成为了“三不管”的飞地。

  黑帮与规矩并存

  日本投降后,九龙城寨成为了“法外之地”。黑帮在这里控制着治安,警察只管城外的事。尽管如此,城内依然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老住户富察德海回忆说:“东头归‘刑部’管,西头归‘兵部’管,闹事的先挨三十大板再送‘大理寺’。”这些规矩虽然荒唐,但也维持了一定的社会秩序。

  最后的清军后裔

  1987年1月14日,香港政府决定拆除九龙城寨。三千警察调来执行任务时,发现最后三十多个“清军后裔”整整齐齐穿着褪色号衣,捧着祖先牌位自己走了出来。带头的宝宁安掏出本康熙字典厚的《城防图》,提醒政府地底下埋着二十万发子弹。这一幕充满了黑色幽默,也让人感叹历史的无常。

  历史的注脚

  如今的九龙城寨公园,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城墙根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仿建的衙门和营房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导游指着这些遗迹讲述着历史的故事,而树荫下打太极的老伯,或许祖上就是某位参领。

  这段横跨三个朝代的传奇,就像那面褪色的黄龙旗,在时代的风中飘了七十五年,终究化作了历史书里的一页注脚。九龙城寨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历史的缩影,更是一段充满人性和情感的传奇。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5-2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