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位老朋友都聊起“手抖”的烦恼,有的担心是不是“帕金森”找上门了。这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一档电视节目——《医生开讲》。节目里,经验丰富的神经康复专家分享了很多关于帕金森的知识,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
原来,我们对这个病,甚至对“康复”的理解,都存在不少误区。今天,在专家的带领下,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健康警报”和宝贵的应对之道吧。
专家简介

蔡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安院区)康复医学科执行主任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康复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理事
中国神经调控联盟西部中心理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退行性变学组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分会常委
贵州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秘书长
从事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颈腰腿痛、言语障碍等各种功能障碍的神经康复治疗,帕金森病DBS脑深部电刺激(脑起搏器)手术的术前评估及术后程控,并开展远程程控技术。
“康复”远不止病后的理疗

以前我也以为,“康复”就是病好了之后去做做按摩、理疗,或者专门给运动员或残疾人用的。但是!真正的康复医学,核心是帮助人们重建生活的能力,主要针对功能障碍的评定、预防和治疗。
无论是因为中风、意外受伤,还是像帕金森这样的慢性病,康复的目标是让人尽可能独立、有尊严地回归生活。它不是“售后服务”,而是贯穿疾病全程的“好帮手”,尤其在应对像帕金森这样的长期挑战时,作用巨大!
帕金森:不只是“手抖”那么简单

提到帕金森,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手抖”。没错,静止时像“搓药丸”一样的手抖是典型症状之一。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它是一种主要影响运动功能的脑部慢性退化性疾病,核心问题其实是动作变慢、身体发僵、走路不稳。
很多人把它和“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完全不同。帕金森主要影响“动”的能力,而老年痴呆主要影响“想”和“记”的能力。
警惕!这些早期信号常被当成“老了”

最让人警醒的是,帕金森的很多早期信号,太容易被我们当成正常的“老了”而忽略:
动作变“笨拙”:扣扣子、系鞋带感觉手指不灵活了?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步子变小、腿抬不起来?这些小变化要留心。
睡觉“不老实”:晚上睡觉时大喊大叫、拳打脚踢(这叫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
鼻子不灵了:比如闻不到花香、饭菜香,甚至很浓的味道也觉得淡了。我邻居李姐就曾抱怨过半年闻不到油烟味,当时我们还笑她鼻子“退休”了呢!
其他小毛病:长期便秘、说话声音变小变含糊等。
请注意:单一症状不一定就是帕金森(比如鼻炎也会影响嗅觉),但如果多个信号组合出现,并且越来越明显,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那就别犹豫,尽早去看神经科或康复科医生!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效果大不同。
打破误区,科学认识是关键
这几个常见误区你知道吗:

误区一:手抖就是帕金森?错!紧张、甲亢、特发性震颤等都可能手抖。帕金森的抖,是安静时明显,动起来反而减轻。
误区二:确诊就该躺着养?大错特错!静养只会加速身体功能衰退。科学、规律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恰恰是对抗疾病、保持功能的核心武器!
误区三:康复是残疾人才需要的?完全不对!康复是帮助所有人恢复或维持生活能力的医学手段,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更是“雪中送炭”!

科学治疗:药物+康复,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确诊了,治疗是综合性的。药物是基础,能有效缓解症状。但康复治疗同等重要,且要贯穿始终!
专业的康复团队(包括康复医生、治疗师等)会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目标不是“治愈”(目前还做不到),而是尽可能延缓功能退化、训练新的技巧来弥补不足、管理好各种症状(包括情绪问题)、最终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家也能做!简单实用的康复小练习
这几个动作简单易行、在家就能做!对改善灵活性、平衡感都很有帮助(请在安全环境下进行):
点击下方视频,一起学起来!

第一节 眼部运动:使劲地闭眼、再睁开,每一组做十个,连续做三组。

第二节 面部运动:鼓腮帮子,吸气,把嘴巴缩进去,再鼓气,以此重复。

第三节 手部运动:双手平举,手心向下,手心尽量做到完全向上翻转,再向下,以此反复;如果想要增加一点难度,可以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再重复做几次。

第四节 手指运动:手指分别对每个手指,进行一个对指的训练,如果要增加难度,可以和每一个指关节做一个相对的训练,不要一下子做太多,可以循序渐进,慢慢的增加。

第五节 腿部运动:脚跟着地,左脚、左大腿屈曲,尽量用双手指尖去触碰我们的脚尖,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可以不用完全碰到脚尖,坚持十秒后再换另一只脚。
第六节 原地踏步:原地高抬腿踏步,尽量把膝盖抬高,手臂自然摆动。想象脚下有蚂蚁,要轻抬轻放。
做康复运动的时候大家的动作要缓慢,贵在坚持!每天花点时间练习,循序渐进,效果看得见。
我们能做些什么?预防的智慧

虽然目前帕金森还不能完全预防,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风险、延缓进展的基石:
动起来!规律运动是王道!尤其推荐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和锻炼协调性的运动(如跳舞、八段锦)。
吃得好!学习“地中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鱼类和橄榄油,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
护好头!避免头部外伤,骑车、运动时注意防护。
管慢病!控制好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
勤用脑、多社交!保持阅读、下棋、学习新技能等脑力活动,积极参与社交。
睡好觉、心情好!保证充足优质睡眠,积极调节情绪,远离焦虑抑郁。
拥抱生活,希望在前

帕金森确实是个挑战,但绝不是生活的终点。通过科学认识、早期发现、规范治疗(药物结合康复)和积极的生活方式管理,很多患者都能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