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光乐园:乐高®“世界玩乐节”中的城市公共艺术装置
2025年6月11日,乐高®“世界玩乐节”在上海西岸梦中心正式启动,作为全球四地同步开启的城市玩乐模式的一部分,装置艺术家、大星吉子工作室创始人谢琼枝加入了乐高集团的“玩乐小队”。她从孩子极具想象力的视角获得灵感,以乐高®颗粒为构成基础,设计打造了《织光乐园》(Woven Playground)公共艺术装置,探索“玩乐”如何有机地融入城市空间。

设计理念
回归本真,玩乐精神
《织光乐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康斯坦特在1959年提出的“新巴比伦”概念,这是一个摒弃功能实用主义、寻求变化和游戏的城市乌托邦。大星吉子希望通过这个装置,在城市中创设一个可变的结构体,成为一个供人们相遇、协作、共同创造的舞台。
编织城市,玩味色彩
“编织”是大星吉子近年来在创作上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表现方式。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编织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指尖的运动。《织光乐园》的设计汲取自编织物的纹样结构,通过立体化的“编织”方式拼合成装置整体。灯光交互系统嵌入编织条中,参与者通过触发“机关”唤起不同光带的流动,使装置在夜幕降临时呈现出一场节奏鲜明的光影演出。
欢迎加入,玩向未来
城市规划不仅关乎秩序与功能,更承载着大胆想象的责任。《织光乐园》邀请人们参与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城市游戏”,以身体、色彩与光线为媒介,共同编织出一座可以玩、可以梦的城市。这不仅是一个艺术装置,更是一次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的深度对话。
设计特点
色彩层次与空间动线
装置采用立体织网结构,色彩鲜明、层次丰富。观众可以自由穿行其中,通过跳跃触发“按钮”,激活声光反应,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一个充满奇想的“玩乐城市”。
模块化设计
《织光乐园》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颗粒,通过立体化的“编织”方式拼合成装置整体。这种设计不仅使装置具有松弛感与呼吸感,还为身体的跃动提供了多方向的接口。
互动性
装置主体上延伸出六组跳跃“按钮”,观众踏上“按钮”跳跃即可触发灯带与声音的响应机制。这种触发机制不仅是为了互动效果,更是一次有意识的回归,将理性化、功能化的城市空间重新交还给人类身体的律动感。
项目信息
- 项目名称: 乐高® “世界玩乐节” – 《织光乐园》公共艺术装置
- 设计单位: 大星吉子
- 主创设计: 谢琼枝
- 设计团队: 曾镇威、陈滢潇、张旭斌
- 结构顾问: 和作结构
- 摄影: 张超、田方方
- 宣传支持: 严欣然、徐靖宛
- 项目委托方: 乐高集团
- 面积: 126.36平方米
- 项目地点: 上海
- 完工时间: 2025.6.11
- 展期: 2025.6.11 – 2025.7.27
结语
《织光乐园》不仅是一个艺术装置,更是一次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的深度对话。它唤醒了被制度与秩序压抑的想象力,为日常生活引入了开放、参与、流动的可能性。通过与乐高积木的合作,大星吉子获得了具有创造性的实践基础,使这个装置成为了一场可以加入、可以参与、可以共创的城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