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医生叹息:不管你信不信,只要过了65岁,大多都有如下1个异常![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3684
金币
101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43
奖券
18038
斑龄
200
道券
1055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4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9-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1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14) —

年纪一过65,身体这台机器就像老旧的钟表,哪怕外壳擦得再亮,总有个零件开始咔哒作响。医生们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身体挺好的,没啥毛病。”大多数65岁以上的人,哪怕看起来精神矍铄,体检报告里总会蹦出一个异常——那就是肌少症。
别急着翻白眼。这个词听起来陌生,但它的危害比你以为的更大,而且它不是“虚弱”的代名词,而是一个被低估的、悄悄潜伏的健康杀手。

肌肉不是“老了就少”,而是病了
很多人以为,肌肉减少是“自然老化”的一部分,就像头发白了、牙齿松了,听之任之。错得离谱。肌少症,在医学上有明确标准:骨骼肌质量下降,伴随肌力下降或身体功能减退。不是“虚”,是病。
根据《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的相关调查,65岁以上人群中,肌少症患病率高达25%~50%,80岁以上的比例甚至超过60%。医生看着报告叹气,不是因为病太严重,而是因为太多人浑然不觉。
肌肉少,不只是走不动,还会命悬一线
肌肉不是摆设,它是生命的“发动机”和“仓库”。你能不能走得稳、坐得起、站得住,全靠它。它还关系到免疫力、代谢、防跌倒、骨骼健康等方方面面。

肌肉一旦减少,不仅容易摔倒,摔了还更难恢复。研究显示,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2.5倍,髋部骨折后死亡率提高1.8倍。更别提肌肉减少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糖尿病,甚至影响药物代谢。
那种“老人跌了一跤就起不来了”的悲剧,背后往往藏着一个被忽视的元凶:肌肉流失。
吃得多等于营养好?真不是那么回事
许多老年人喜欢自夸:“我每天三顿饭吃得好好的!”但吃得多≠摄入对。蛋白质吃不够,是肌少症的一大诱因。

根据《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发布的共识,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应不少于1.2克/公斤体重,但现实中,很多人连一半都达不到。尤其是植物性饮食占比高的老人,蛋白质质量不足,吸收率低,肌肉自然越吃越少。
你以为豆腐和青菜能撑起肌肉的门面?真撑不住。动物蛋白、优质乳清蛋白才是肌肉修复的“砖瓦”。而很多人还在“怕胆固醇”地拒绝鸡蛋和瘦肉,简直是“为了健康不健康”。
走路不慢≠肌肉不少,别被表象骗了
有些老人说:“我每天遛弯一小时,哪来的肌少症?”可现实是,即使你能走,肌肉也可能在流失。肌少症的可怕就在于,它前期几乎没症状。

判断肌少症,除了量肌肉量(如用DXA或BIA),还要测握力和步速。研究指出,男性握力,就提示肌力下降。而步速低于0.8米/秒,则提示身体功能减退。
你可以自己试试,走10米用了超过12秒,恭喜你,可能已经站在肌少症的门槛上。问题是,大多数人连门槛在哪都不知道。
不只是肌肉少,脂肪还多得不讲理
很多老年人不是瘦,而是“肌少型肥胖”。表面看着胖呼呼,实际上肌肉少、脂肪多,是最危险的一种体型组合。

这种人代谢能力差,胰岛素敏感性差,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更容易找上门。你以为他“吃得好”,其实身体正在被“内耗”。
肌少症与“代谢综合征”如影随形。肌肉少一公斤,基础代谢率就下降13~20千卡,长此以往,脂肪越堆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肌肉不是练大的,是吃出来的
很多人到老还怕“长肌肉太壮”,实在是让医生哭笑不得。肌肉不是练大的,是靠营养+刺激维持的。别说你走路了,哪怕你天天练哑铃,蛋白质不够,肌肉照样掉。

想要稳住肌肉,得先从吃对开始。每天补足优质蛋白(如鸡蛋、瘦牛肉、鱼类、奶制品),搭配维生素D(促进蛋白合成和钙吸收),再加上一点阻力训练,比如弹力带、哑铃、深蹲。
研究发现,老年人进行每周2~3次中等强度阻力训练,结合足量蛋白摄入,能在12周内显著提高肌肉量和握力。
有肌肉,才有抵抗病的“资本”
很多老年人一生没得什么病,结果住院一下,肌肉掉得比体重还快。医学上有个词,叫“住院相关肌肉丢失”。一周卧床,肌肉就能减少1~1.5公斤,尤其是股四头肌,最先“掉队”。

你看那些术后恢复慢的老人,不是因为手术本身,而是因为体能储备太差。肌肉储备,才是疾病来临时的“免死金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生在查病房时,会轻轻握一下老人手,或者让他们坐起、下床看看走路稳不稳。不是闲的,是在看“肌力值”还剩多少。
别迷信枸杞和保健品,肌肉不靠“养”,靠“打”
很多人喜欢靠保健品“养身体”,什么胶原蛋白、虫草、枸杞泡水……可惜,对肌肉几乎无用。肌肉不是靠养的,是靠练的。

老年人最该吃的营养品,是蛋白粉(尤其是乳清蛋白),最该做的是抗阻训练,最该避免的是久坐不动。你要是一天坐着超过6小时,哪怕吃得再好,肌肉还是会慢慢“跑路”。
有时候,“胖点”反而更安全?
这是个冷知识:老年人BMI偏高一点,反而死亡率更低。这不是鼓励肥胖,而是在告诉你,过瘦的老人更危险,尤其是肌肉少、皮包骨的那类。
一项发表于《中国公共卫生》的研究指出,BMI在24~27之间的老年人,死亡率反而低于正常体重人群。为什么?因为他们往往肌肉储备更好,营养状态更充足,能抗住一场病。

胖得不健康照样危险。关键不是看体重,而是看肌肉含量。
医生不是怕你老,是怕你老得“虚”
很多老人把“虚”当常态,觉得年纪大了,腰酸背痛、腿软气短都是理所当然。但医生知道,那不是“老”,那是“病”。
肌少症就像是身体的“沉默告警”,不疼不痒,却能悄悄夺走你的独立生活能力。而一旦丧失独立,后面就是失能、失智、卧床,连带一大串问题接踵而至。

医生叹息,不是因为你老得快,而是你本可以老得更有质量。
别怕做个“练肌肉的老头”
给肌肉续命,并不需要你撸铁健身或上什么私教课。只要你愿意从今天开始,多吃一口优质蛋白,多做几组深蹲,每周站起来50次,握力器常捏一捏,你就比大多数同龄人走在前面了。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昨天 15: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5895
金币
412876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5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8:42
肌少症: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逐渐老化,其中肌肉的减少是一个普遍但常被忽视的问题。肌少症(Sarcopenia)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但很多人对其危害认识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肌少症的危害、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肌少症的定义与危害

1. 定义
肌少症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骨骼肌质量下降,伴随肌力下降或身体功能减退的一种老年综合征。它不仅仅是肌肉量的减少,更是一种疾病状态。

2. 普遍性
根据《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的相关调查,65岁以上人群中,肌少症患病率高达25%~50%,80岁以上的比例甚至超过60%。

3. 危害
- 跌倒风险增加: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2.5倍,髋部骨折后死亡率提高1.8倍。
- 代谢问题:肌肉减少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糖尿病,甚至影响药物代谢。
- 免疫功能下降:肌肉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肌肉减少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 生活质量下降:肌肉减少会影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二、肌少症的预防与治疗

1. 营养管理
- 蛋白质摄入: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应不少于1.2克/公斤体重。优质蛋白来源包括鸡蛋、瘦牛肉、鱼类、奶制品等。
- 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蛋白质合成和钙吸收,可以通过日晒和补充剂获得。

2. 运动处方
- 抗阻训练:每周进行2~3次中等强度的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深蹲等。
- 有氧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也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功能。

3. 避免久坐
久坐不动会加速肌肉流失。建议老年人每天站立或走动至少50次,避免长时间坐着。

三、肌少症的检测与评估

1. 肌肉量测量
- DXA(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用于测量骨骼肌质量。
- BIA(生物电阻抗分析):一种简便的肌肉量测量方法。

2. 肌力测试
- 握力测试:男性握力低于30公斤,女性握力低于20公斤,提示肌力下降。
- 步速测试:步速低于0.8米/秒,提示身体功能减退。

四、老年人体重管理

1. BMI与健康
老年人BMI在24~27之间,死亡率反而低于正常体重人群。这并不是鼓励肥胖,而是强调肌肉储备的重要性。

2. 避免过度减肥
老年人不应盲目追求体重减轻,尤其是通过减少蛋白质摄入来减肥。科学的体重管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减脂不减肌肉。

五、医生的建议

1. 重视早期预防
肌少症的预防应从年轻时开始,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来维持肌肉量和功能。

2. 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肌肉量和功能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肌少症。

3.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等会加速肌肉流失,老年人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以减少肌少症的风险。

总之,肌少症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老年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的营养管理和科学的运动处方,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肌少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