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阅读
  • 3回复

[娱乐八卦]山下有松,凭什么征服巴黎?坚持做好中国包包,火遍全球全靠…[6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515
金币
6387
道行
19523
原创
29399
奖券
18047
斑龄
200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8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10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10-10) —

刚刚过去的2025巴黎时装周,毫无疑问是最受全球关注的时尚盛事,也让巴黎这座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时尚之都”。
如果要选一个时装周期间风头最劲的中国品牌,那一定是我爱了很多年的Songmont山下有松!作为今年唯一一个在巴黎时装周期间举办独立展览的中国包袋品牌,他们用一场大展为西方人带去了东方美学的震撼。

这已经是山下有松连续第二年登陆巴黎。去年,他们在玛黑区艺术核心地带,建起一座“大漠东方驿站”,用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今年,山下有松又重返故地,以“声”为线索,在闹市中建立起一座“幽静山阁”,一声声钟磬余韵,仿佛再次向整个巴黎宣告:我来了!


那么,这场大展为何如此亮眼呢?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
重磅中外名人看展阵容,品牌吸引力与声量双高
今年的大展,依旧是名流云集,共同演绎山下有松的“松系美学”。
最重量级的嘉宾,莫过于法兰西国宝级传奇影后伊莎贝尔·于佩尔。身穿风衣的她,手拎一只奶杏色“菜篮子”包包,漫步在巴黎的小巷,每一次回眸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

马思纯携一只“滩时托特包”亮相,夹克配白裙尽显随性,散发出一种松弛、文艺而又充满自信的都市气质。

英国时尚Icon“钟小姐”Alexa Chung,身背“循迹敞口托特包”,飒爽干练;《绯闻女孩》Lily的扮演者、“上东区贵妇的代名词”Kelly Rutherford,连续两年前来看展,拎循迹保龄球枕头包,知性又从容。


背山下有松的男人们,气质也都不一般。创作歌手米卡,肩挎沙驼棕色 “循迹Mini相机包”,带着不羁的行者气质;演员何与身穿复古西装,挎着“山行公文包”,骑自行车探索巴黎,少年感中又多了一丝沉稳。


陈妍希也惊喜亮相,拎了一只山下有松的“循迹保龄球枕头包”,玲珑精致、颜值超高,我今年去西班牙加的斯旅行时也拎了这一只,因此看着格外亲切。

山下有松的这场巴黎大展,也受到众多权威时尚媒体的关注,许多行业大咖都有到场。Vogue中国主编Rocco刘冲、《嘉人 Marie Claire》中文版CEO孙赛赛、栩栩华生内容集团总编辑冯楚轩、超模吕燕等等,都在现场见证了这一中国品牌进军海外的里程碑时刻。

文化名人洪晃、为王菲打造妆容的殿堂级化妆师Zing等名人,和创始人付崧展开热聊,大家对于山下有松能把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讲得如此深入,都感到非常自豪。


国际时尚圈“登堂入室”,影响力持续高涨
扎根中国、走向世界的山下有松,其实早就在海外火出圈,从多年前开始就深受INS博主们的青睐。在三年间,品牌全球用户已经覆盖超过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看来属于是极少数能做到“文化反向输出”的中国品牌。

除了两次在巴黎办展,今年他家更是各种打破“次元壁”,和New Balance联名出新鞋,还受到前世界首富、LVMH老板阿尔诺的青睐。
上个月阿尔诺来中国巡店,除了视察自家奢侈品柜台,还被发现一路溜达到山下有松位于上海前滩太古里的门店。一边和店员交流,一边仔细选购款式,并且开启“买买买模式”。


“阿尔诺也买山下有松”瞬间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Jing Daily》等专业媒体就认为,这标志着“中国以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奢侈品牌正日益获得全球关注”。即便是像LVMH这样的巨头,也需要“了解这些本土品牌的成功定位策略”。
而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权威媒体,如今也在密集讨论“中国品牌崛起及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在这些报道中,山下有松已经和Labubu、老铺黄金一起,被当作最具标志性的案例,成为“中国品牌出海三宝”。
在海外论坛Reddit上,还有网友晒出挂Labubu的山下有松,属实是梦幻联动了。

山下有松创始人付崧和联合创始人王捷,在不久前还入选了“时尚圈福布斯”BoF 500(塑造全球时尚产业的500人)年度榜单。
BoF 500介绍他们说:“山下有松背后的双人组合凭借其有趣的‘IT Bag’设计,在亚洲赢得了忠实的追随者,这些设计彰显了中国的工艺”。


这个榜单由“时尚圣经”《The Business of Fashion》评选,入选者都是在时尚领域有卓越表现和突出贡献的人士,也代表着来自全球时尚行业的高度认可。
今年入选榜单的只有8位中国人,包括奥运冠军郑钦文、德基广场创始人吴铁军、高定设计师Robert Wun等,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山下有松位列其中,无疑是在国际时尚圈“登堂入室”的里程碑。

对于范主来说,山下有松是一个我格外有感情的品牌。我和创始人付崧是10年老友,一路见证了山下有松从创立之初,到把店铺开到很多一线城市,再到如今两次巴黎办展、受到前世界首富关注。
我也不禁想起去年在巴黎看展时的情景,遇见了很多身在海外的“崧粉”,他们会骄傲地向外国友人说:"看,我们中国人有了这么棒的包包品牌!"

相识这些年来,付崧曾经和我聊过许多次把做山下有松当作终身事业的决心,以及想要达到的成就。如今现实的发展,甚至已经比我们当初想象的还要好。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包粉,我都为山下有松感到无比的自豪。
今天,范主就通过这场巴黎大展和大家聊聊,坚持做自己的山下有松,如何影响世界?为什么能代表中国品牌崛起的新趋势?
01
东方美学走向世界
“中国式自信”才是新的势能密码
《经济学人》在报道中指出:“几十年来,零售潮流一直从海外涌入中国。这样的日子或许正在终结。” 而山下有松的成功,就是中国本土品牌逆势崛起的一个缩影。
我还记得山下有松创业初期,会有用户留言说“买国内品牌不如买国际大牌”、“买你家包包还不如买个牌子”,但在如今从“中国买全球”到“全球买中国”的趋势转变之下,中国消费者正从盲目追捧外国品牌转向青睐高性价比、彰显文化特色的本土品牌。

而山下有松让我佩服的,正是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坚持做自己的定力。我觉得这个品牌有一个特别稳定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扎根中原文化,把普适性的东方美学输出到全世界。
在异域传递东方美学,从中原到巴黎的禅意回响
在巴黎的大展,就是一场最好的“东方美学沉浸式大秀”。
展览入口处,来宾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颗山石,与橱窗上起伏的山峦,和Songmont的标志一起,告诉你即将走入一场“远山有声” (Song of Mont)的文化体验之中。

展览的主视觉是贯穿两层空间的山石装置,灵感来自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 ,由自贡手艺人灯笼结构制作。

原作以雄浑壮阔的构图和细腻的技法闻名,一座巍峨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山涧飞瀑如银线垂落,山下溪水奔流,巨石横卧,恰恰也构成一幅“山下有松”的奇景。


范宽以密集的雨点皴刻画山石纹理,垂直短笔密集排布,如雨打山岩,远观浑然一体,近看细节森然。而在山下有松的山石装置中,特别邀请了非遗手工艺人以这一中国山水画技法还原山体纹理,走进展区就像是走进一幅水墨画中。

神来之笔则是空间中萦绕着的钟磬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钟磬不仅象征着礼乐之美,也代表着清净庄严和虚静超脱的境界,就像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 中写道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展览的地下一层还特别设置了“禅室”的静谧空间,参观者可以在这里闻香静坐,聆听POEJI组合为山下有松提供钟磬相关的世界音乐,这份意境也让我想起“闻磬知莲社,听钟认虎溪。禅心如入定,真作絮沾泥”的诗句。东方美学不在局限于物,而是综合五感、整合身心的终极体验。


演员陈碧舸体验“禅室”
这一次,山下有松邀请国外艺术家,共同演绎对于“声与形”的哲思。希腊艺术家George Koutsouris的《Ocean Machine》,成千上万颗小颗粒如海浪一般流动, 就像人为制造出源自自然的“白噪音”;
哥伦比亚艺术家Leonel Vásquez的《Canto Rodado - Modular Series》则打造出一台“岩石唱机”,轻微的摩擦声仿佛岩石的“心跳”,就像是一场源自亘古的“地质音乐”,当真是“万物静观皆自得 ”,东方意境与现代艺术在此刻合而为一。


连续两年的展览中,山下有松都通过可拆卸回收的纸板山体装置与闭环利用的展览材料,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转化为可感知的环保行动。
东方之美寓于包袋,背山下有松背的是“文化自信”
山下有松对东方美学的执着,更体现在那些极富标志性的包袋设计之中。
人气超高的循迹系列,这次被嘉宾们pick得最多。这个系列的灵感,就源自品牌对黄河源头、甘南藏族传统文化的发掘。


现场就展出一台来自中国藏区的传统织布机,搭载着由非遗手工团队编织而成的虎毯与乌朵挂件,呈现出藏地文化中“威严、高贵、勇气与力量”的“虎”的意向,钟小姐在织布机前久久驻足,非常感兴趣。

山下有松和New Balance联名的循迹系列鞋款上,也融入了象征无畏的 “虎牙”纹样,鞋带搭配的 “种愿结” ,灵感来源于 “乌朵”(一种用牦牛毛编织的、用于放牧的抛石工具)和传统的编绳工艺。山下有松也凭此举,为经典跑鞋赋予了全新的东方文化叙事,也丰富了自身对于东方美学的表达维度。

影后于佩尔最爱的菜篮⼦包,包身两侧的支撑结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纸鸢的骨架。

山下有松还把一只巨大的纸鸢风筝装置带到巴黎,由潍坊纸鸢工艺非遗传承人,完全通过棉线与传统榫卯结构搭建,没有一根铁丝,也让更多西方人见识到了东方工艺的魅力。

钟小姐、法国超模Cindy Bruna还都背了“月弯包”,设计灵感源自月相变化,并且巧妙兼具弯月与圆月造型,时而“初月如弓未上弦”,时而“皎皎空中孤月轮”,把意境带在身边。
展览现场也有一个名为“月相摇摆”的艺术装置,再现古人夜观天象的氛围,清光独在夜,照此一床禅。


还有经典的屋檐系列,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古建筑——山西古建筑南禅寺。展览现场则以木结构灵感装置呈现,将中国古建筑中屋檐的形态与美感具象化,营造出浓郁的东方建筑氛围。

一场巴黎大展,让世界不只是“看”到了一个中国品牌,而是“体验”到了一种来自东方的“感觉”,它让抽象的“道法自然”与“内在松弛” ,变得可听、可触、可感 。
在我看来,这场大展也代表着中国品牌的底气——好好讲自己的故事,就能让世界认真听。
02
用“中国品质”
重新定义长期主义价值
面对山下有松等中国品牌的崛起,研究公司BigOne Lab指出:西方奢侈品牌过去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部分原因是当时市场上“没有真正的本土替代品”。如今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选择逻辑已经发生了转变:从“因为你是国外的”转变为“因为你足够好,并且能代表我”。
山下有松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品牌不再依赖低价竞争,而是以更好的品质和合理定价,直接与西方成熟品牌对标。并且已经在材质、工艺与美学表达上走出独特路径 ——之所以无需追随他人的脚步,因为“我自成风”。

而山下有松能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于“长期主义”的坚持,就像他们的品牌哲学——“慢生长”。
以“长期主义的慢”,打造直抵人心的产品
山下有松的长期主义,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产品。
于外在而言,是抗潮流的设计语言,不依靠显眼的Logo和夸张的潮流元素,而是追求松弛、简约、百搭的造型。灵感取材于源自永恒的文化意象,确保设计语言不易过时。
就像马思纯在巴黎背的这只新款“滩时托特包”,就是这一设计美学的最新力作。
采用西班牙饮奶小牛皮,以独特绗缝工艺还原自然立体褶皱,裁片拼接呈现连贯河滩肌理,模拟了黄河河滩被冲刷的时间痕迹。光是研发就花费两年,前后推翻了超200版设计方案。

容量超大,可调节链条解锁6种背法,搭配独特的檀木珠链,特别有民族风情。这次看展,洪晃就拎了一只棕色的。

在材质上,山下有松追求的是“可触摸的长期主义”。
大部分的产品,采用的都是全粒面头层牛皮,保留牛皮的原始纹理和毛孔,使得每一块皮料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印记,不仅质地异常致密、强韧耐用,更具有柔软丰满、弹性极佳的亲肤触感。随着时间流逝,它非但不会陈旧,反而会焕发出温润的光泽,历久弥新。

山下有松和艺术家付小桐合作的以月弯包为基础的作品《回响》
这也代表着山下有松的理念,他们希望一个包可以陪伴用户五年、十年甚至更久,而非一季即弃。
而循迹系列,更使用了山下有松自主研发的“时光植鞣皮”。在植鞣基础上,加入了特殊的油蜡工艺处理。这使得皮革在出厂时就已经具备了传统植鞣皮使用多年后才有的油润感和柔和光泽。

英国演员Guy Remmers,拎循迹保龄球电脑包
自带斑驳的色调、不均匀的肌理,拥有一种“无惧时光”的复古高级感。在使用过程中留下的每一道划痕,都是独属于你的印记,用掌心揉搓,还可以使划痕逐渐淡化,并融入到皮革整体的色泽和包浆中。

它提供了一种“养成的乐趣”,包包就像是活的、会呼吸的伙伴,而非一件冰冷的配饰。使用它的过程,是一场人与物之间的温柔对话和共同成长。
在我心中,山下有松的包包更是为“长期征战”而生的包包。更大的容量、更强的实用性、更多的场景支撑,让身边精英人士都爱不释手,也代表着高效、自在、无负担的“松系生活”。
Vogue中国主编Rocco,这次在巴黎就背了蒋奇明同款的循迹旅行hobo大包,以沙砾色的反绒皮打造,有着惊人的收纳力,能装下旅行中的所有必需品。Rocco还非常喜欢给山下有松包包装饰上各种包挂,这次就挂了一个胡萝卜和Labubu,和他本人一样总是脑洞大开~

之前章泽天在香港巴塞尔看展时,则背了循迹系列Hobo的烟墨黑色中号包,也是李娜同款,十分松弛减龄。容量、分区以及侧兜口袋等细节,都让人爱不释手。

何与背的山行系列,灵感源自古代僧侣远行时背负的“书笈”,兼具文艺感与实用性。还能灵活切换为单肩、斜挎或双肩模式,适应通勤、差旅、户外等多种场景 。


我自己每次出差,也必背山下有松。今年去W&W表展,从日内瓦湖边到展馆,始终在背的是一只文淇同款“百纳系列托特包”,灵感源自丝绸之路上的「驼包」。柔软的皮革,像云朵一样舒服,包身无固化的形态,如水般灵动, 总感觉它能够海纳百川,给出行的人带来勇气~

我的一位好友Zhu Ping,作为高规格的中外活动、知名品牌的翻译,她日常就背着山下有松去最高法院,走遍欧洲各大权力核心,为女领导人们种草。她说山下有松的原创设计特别实用,还找人从国内代购。
当她看到我背的百纳系列包包,也表示自己也不喜欢形状固定的包包,而且需要边走边做笔记,所以这只包包很适合她。在她眼中,山下有松是有思考的。

而一款山下有松包包的诞生,完整的研发周期通常需要180到365天。每个包包260张设计图里,只有1张草图被选中打板;而平均50个版当中,只有一个版可做内测;平均10次内测叠代,方能有一款包包问世。
这份用心打磨产品、拒绝为快速上新而牺牲品质的“慢生长”态度,毫无疑问是一道深厚且可持续的品牌护城河。

这两年,很多人在问:山下有松为什么越来越贵了?但当你了解背后的这一切,会发现选择山下有松,依然物超所值。
培养终身用户,背山下有松的人精神同频
山下有松的“长期主义”,还体现在它所培养的,始终是“精神同频”的终身用户。
无论是国内的李娜、文淇、蒋奇明,还是海外的于佩尔、钟小姐、 Kelly Rutherford,山下有松的好友们每一个都是“自然、自知”生活态度最好的呈现者。

他们没有用力过猛的精致感,而是展现出一种舒适且内敛的松弛,同时又都具有强大的内在力量和专业底蕴。
就像伊莎贝尔·于佩尔,她被誉为全球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在三大国际电影节屡次获奖。她不追逐商业热点,数十年如一日地选择复杂、有挑战性的角色,用作品建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这种超越时间的专业主义与长期主义,与山下有松无比契合。

我非常喜欢她在山下有松播客《山下声》中和周轶君的对谈,在谈到表演时她将自己比作“没有形状的容器”,能容纳各种人性的复杂,这种表演理念意外呼应了老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哲学思想。
私下里,于佩尔保持着简单的生活习惯:散步、阅读、看戏,她说自己不“努力工作”,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她把自己人生,也活出了无与伦比的“松系美学”。

在我看来,山下有松做文化输出,最厉害的一点正在于他们可以通过西方的视角,去向世界讲述动人的东方故事。
当于佩尔背着山下有松菜篮子在太原与 “千年古城对话” ,以演员的敏锐感知古建中“沉默的生命力”,引发对“永恒美”的思考,地方性文化在这一刻转化为全球的审美语言。
当钟小姐在北京上演《东游记》,放慢脚步观察城市生活的细节,以自己“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去解读道家中提及的“无为”精神。

世界就已经通过他们,对东方文化、对山下有松了解了更多一点。
就像黄河的水会奔向大海,真正扎根文化土壤的品牌,终会跨越山海。就像风掠过中原的古松、拂过巴黎的街巷,不循既定的路径,我自成风。
山下有松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它背后更动人的,是越来越多中国品牌开始相信:不必追逐别人的潮流,因为我们自己的文化里,就藏着打动世界的力量。
这或许才是以山下有松为代表中国品牌崛起最珍贵的意义 —— 让世界看见,中国不仅有制造的实力,更有创造美的底气。
3条评分原创+1金币+36
527801728 原创 +1 - 昨天 08:17
527801728 金币 +30 - 昨天 08:17
527801728 金币 +6 - 昨天 08:1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2918
金币
466202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97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7:02
01 东方美学走向世界
“中国式自信”才是新的势能密码

《经济学人》在报道中指出:“几十年来,零售潮流一直从海外涌入中国。这样的日子或许正在终结。” 而山下有松的成功,就是中国本土品牌逆势崛起的一个缩影。

山下有松让我佩服的,正是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坚持做自己的定力。我觉得这个品牌有一个特别稳定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扎根中原文化,把普适性的东方美学输出到全世界。

在巴黎的大展,就是一场最好的“东方美学沉浸式大秀”。

展览入口处,来宾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颗山石,与橱窗上起伏的山峦,和Songmont的标志一起,告诉你即将走入一场“远山有声” (Song of Mont)的文化体验之中。

展览的主视觉是贯穿两层空间的山石装置,灵感来自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 ,由自贡手艺人灯笼结构制作。原作以雄浑壮阔的构图和细腻的技法闻名,一座巍峨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山涧飞瀑如银线垂落,山下溪水奔流,巨石横卧,恰恰也构成一幅“山下有松”的奇景。

范宽以密集的雨点皴刻画山石纹理,垂直短笔密集排布,如雨打山岩,远观浑然一体,近看细节森然。而在山下有松的山石装置中,特别邀请了非遗手工艺人以这一中国山水画技法还原山体纹理,走进展区就像是走进一幅水墨画中。

神来之笔则是空间中萦绕着的钟磬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钟磬不仅象征着礼乐之美,也代表着清净庄严和虚静超脱的境界。展览的地下一层还特别设置了“禅室”的静谧空间,参观者可以在这里闻香静坐,聆听POEJI组合为山下有松提供钟磬相关的世界音乐。

演员陈碧舸体验“禅室”

这一次,山下有松邀请国外艺术家,共同演绎对于“声与形”的哲思。希腊艺术家George Koutsouris的《Ocean Machine》,成千上万颗小颗粒如海浪一般流动;哥伦比亚艺术家Leonel Vásquez的《Canto Rodado - Modular Series》则打造出一台“岩石唱机”,轻微的摩擦声仿佛岩石的“心跳”。

连续两年的展览中,山下有松都通过可拆卸回收的纸板山体装置与闭环利用的展览材料,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转化为可感知的环保行动。

东方之美寓于包袋,背山下有松背的是“文化自信”

山下有松对东方美学的执着,更体现在那些极富标志性的包袋设计之中。人气超高的循迹系列,这次被嘉宾们pick得最多。这个系列的灵感,就源自品牌对黄河源头、甘南藏族传统文化的发掘。

现场就展出一台来自中国藏区的传统织布机,搭载着由非遗手工团队编织而成的虎毯与乌朵挂件,呈现出藏地文化中“威严、高贵、勇气与力量”的“虎”的意向。

影后于佩尔最爱的菜篮子包,包身两侧的支撑结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纸鸢的骨架。山下有松还把一只巨大的纸鸢风筝装置带到巴黎,由潍坊纸鸢工艺非遗传承人完全通过棉线与传统榫卯结构搭建。

钟小姐、法国超模Cindy Bruna还都背了“月弯包”,设计灵感源自月相变化,并且巧妙兼具弯月与圆月造型。展览现场也有一个名为“月相摇摆”的艺术装置,再现古人夜观天象的氛围。

还有经典的屋檐系列,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古建筑——山西古建筑南禅寺。展览现场则以木结构灵感装置呈现,将中国古建筑中屋檐的形态与美感具象化。

一场巴黎大展,让世界不只是“看”到了一个中国品牌,而是“体验”到了一种来自东方的“感觉”,它让抽象的“道法自然”与“内在松弛”变得可听、可触、可感。

在我看来,这场大展也代表着中国品牌的底气——好好讲自己的故事,就能让世界认真听。

02 用“中国品质”重新定义长期主义价值

面对山下有松等中国品牌的崛起,研究公司BigOne Lab指出:西方奢侈品牌过去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部分原因是当时市场上“没有真正的本土替代品”。如今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选择逻辑已经发生了转变:从“因为你是国外的”转变为“因为你足够好,并且能代表我”。

山下有松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品牌不再依赖低价竞争,而是以更好的品质和合理定价,直接与西方成熟品牌对标。并且已经在材质、工艺与美学表达上走出独特路径——之所以无需追随他人的脚步,因为“我自成风”。

而山下有松能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于“长期主义”的坚持,就像他们的品牌哲学——“慢生长”。

以“长期主义的慢”,打造直抵人心的产品

山下有松的长期主义,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产品。于外在而言,是抗潮流的设计语言,不依靠显眼的Logo和夸张的潮流元素,而是追求松弛、简约、百搭的造型。灵感取材于源自永恒的文化意象,确保设计语言不易过时。

就像马思纯在巴黎背的这只新款“滩时托特包”,就是这一设计美学的最新力作。采用西班牙饮奶小牛皮,以独特绗缝工艺还原自然立体褶皱,裁片拼接呈现连贯河滩肌理,模拟了黄河河滩被冲刷的时间痕迹。

这种对品质和文化的坚持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更体现在品牌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和打磨上。无论是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应用还是最终产品的呈现,山下有松都力求做到极致。这种对品质的追求和对文化的尊重,正是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通过这些努力,山下有松不仅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更成为了中国品牌崛起的一个典范。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坚持做自己,并且不断提升品质和创新力,就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在这场巴黎大展中,山下有松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东方美学和高品质的产品设计,更传递了一种文化自信和长期主义的价值观。这种坚持和执着不仅让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也为其他中国品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像山下有松这样的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绽放光彩。
1条评分金币+6
527801728 金币 +6 - 昨天 08: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165
金币
407060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01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8:43
山下有松凭借东方美学的深度表达、国际名人效应及品牌硬实力,实现了从中国本土到巴黎时尚圈的突破,成为文化反向输出的标杆。

📌 核心竞争力: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融合
品牌以“松系美学”为核心,连续两年在巴黎时装周期间举办独立展览。2024年以“大漠东方驿站”展现中原文化底蕴,2025年则以“幽静山阁”为主题,通过钟磬声等元素传递东方意境,形成独特的文化辨识度。

🧩 关键成功因素
🌟 名人效应与权威认可
国际名人阵容:法兰西影后伊莎贝尔·于佩尔、《绯闻女孩》演员Kelly Rutherford等国际明星背书,提升品牌全球声量。
行业权威认证:创始人付崧和王捷入选“时尚圈福布斯”BoF500榜单,与奥运冠军郑钦文等8位中国人共同代表中国时尚力量。

🌍 全球市场渗透与媒体关注
用户覆盖:三年间覆盖超140个国家和地区,INS博主与Reddit网友自发传播,实现文化反向输出。
巨头关注:LVMH集团CEO阿尔诺亲临上海门店选购,被《Jing Daily》视为中国奢侈品牌崛起的标志。

🎨 产品设计与文化符号
产品系列    设计亮点    明星演绎案例
循迹系列    相机包/保龄球包,复古实用    米卡(Mini相机包)、陈妍希(枕头包)

山行公文包    商务与文艺结合    何与(骑自行车探索巴黎)
滩时托特包    大容量+随性风格    马思纯(夹克白裙造型)
(补充说明)产品命名如“滩时”“山行”等均融入自然意象,强化东方美学记忆点。

✅ 总结:中国品牌出海的启示
山下有松通过“文化内核+设计创新+国际资源整合”路径,证明中国品牌可凭借本土文化打动全球市场。其与Labubu、老铺黄金并称“出海三宝”,被彭博社等外媒视为中国品牌影响全球时尚产业的典型案例
1条评分金币+6
527801728 金币 +6 - 昨天 08: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165
金币
407060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01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前天 18:44
山下有松凭借东方美学的深度表达、国际名人效应及品牌硬实力,实现了从中国本土到巴黎时尚圈的突破,成为文化反向输出的标杆。

📌 核心竞争力: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融合
品牌以“松系美学”为核心,连续两年在巴黎时装周期间举办独立展览。2024年以“大漠东方驿站”展现中原文化底蕴,2025年则以“幽静山阁”为主题,通过钟磬声等元素传递东方意境,形成独特的文化辨识度。

🧩 关键成功因素
🌟 名人效应与权威认可
国际名人阵容:法兰西影后伊莎贝尔·于佩尔、《绯闻女孩》演员Kelly Rutherford等国际明星背书,提升品牌全球声量。
行业权威认证:创始人付崧和王捷入选“时尚圈福布斯”BoF500榜单,与奥运冠军郑钦文等8位中国人共同代表中国时尚力量。

🌍 全球市场渗透与媒体关注
用户覆盖:三年间覆盖超140个国家和地区,INS博主与Reddit网友自发传播,实现文化反向输出。
巨头关注:LVMH集团CEO阿尔诺亲临上海门店选购,被《Jing Daily》视为中国奢侈品牌崛起的标志。

🎨 产品设计与文化符号
产品系列    设计亮点    明星演绎案例
循迹系列    相机包/保龄球包,复古实用    米卡(Mini相机包)、陈妍希(枕头包)

山行公文包    商务与文艺结合    何与(骑自行车探索巴黎)
滩时托特包    大容量+随性风格    马思纯(夹克白裙造型)
(补充说明)产品命名如“滩时”“山行”等均融入自然意象,强化东方美学记忆点。

✅ 总结:中国品牌出海的启示
山下有松通过“文化内核+设计创新+国际资源整合”路径,证明中国品牌可凭借本土文化打动全球市场。其与Labubu、老铺黄金并称“出海三宝”,被彭博社等外媒视为中国品牌影响全球时尚产业的典型案例
1条评分金币+6
527801728 金币 +6 - 昨天 08:1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