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九月中,【青年建筑】在全网发布了数百个优秀项目,通过这些社交平台的互动与反馈,不断让我们了解行业热点与设计趋势。今天,我们整理了九月份在【青年建筑】各个平台上综合热度最高的10个国内环境设计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表现了设计师们对空间的创作思考,也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当代设计的前沿探索与创新。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些独具匠心的作品,感受设计的无限魅力。
注:选择项目来自【青年建筑】全网络(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B站,今日头条,搜狐,youtube)后台综合热度。

01.
湖北恩施崖洞咖啡馆
孔祥伟工作室

位于湖北恩施花坪镇的崖洞咖啡馆,以“岩石之上,钢筋之舞”的姿态嵌入山体与商业街架空层之间的灰空间,将闲置崖壁转化为兼具咖啡、展览与游憩功能的复合场所。设计团队与在地工匠合作,以钢筋编织结构、阳光板穹顶、悬挑平台等轻介入方式,回应复杂地形肌理,构建轻盈通透的“半崖半空”空间体验。光影洒落于金属与岩壁之间,柔与刚共生,工业语言中蕴含着山地文脉的在地诗意。




图片©直译建筑摄影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2.
西安活力橙健身会馆
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是一座被橙色唤醒的健身会馆。位于西安的达观新作,以“活力橙”为主色调,融合镜面、金属、竹碳板等材质,勾勒出一个昼夜在线、动静交融的城市能量场。蜿蜒流动的空间线条回应身体的节奏,健身区、社交角、瑜伽室自然串联,在光影交错中激发感官共鸣。设计超越功能分区,构建出可休憩、可社交、可沉浸的“运动生态圈”,让健身成为一场自由而灵动的都市体验。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3.
泸州山谷石窑
小隐建筑

©小隐建筑
坐落于泸州梨花村入口的“山谷石窑”,由小隐建筑设计,融合面包烘焙、咖啡茶饮与文化展示等功能。设计灵感来源于梨花与蚂蚁,建筑以“花瓣+巨石”为意象,纯白曲面屋顶如一瓣飘落的梨花,轻覆于石上。空间无界围合,室内外自然融合,结构以钢骨为支撑,外覆钢板实现轻盈体态。屋面遮西迎东,形成宜人的活动庭院,内部更具独特回声效果,适合亲子音乐活动。

©小隐建筑

©形在空间

©小隐建筑

©形在空间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4.
景德镇坯房插件家
众建筑+刘克成设计工作室

© 众建筑
“插件家”是众建筑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街区的一项可逆性坯房改造实验。通过将标准化、模块化的生活单元嵌入传统坯房屋架中,更新保留“坯房三合院”空间特征的同时,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居住与创作空间。改造不破坏原构架,具备规模化、产品化与个性化优势,提升历史街区使用活力,也为传统手工产业遗产带来轻量更新的可能。

© 朱雨蒙

© 朱雨蒙

© 朱雨蒙

© 众建筑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5.
中山聚力科技办公空间
瑞坤国际正方良行设计

聚力科技是一家专注布匹绒面加工的制造企业,近年来通过办公空间改造打破传统“工厂企业”刻板印象。正方良行以“绒球”意象为灵感,将圆形元素贯穿于Logo、入口、座椅与洽谈区等空间中,营造具科技感与亲和力的氛围。设计不仅重塑了社交型办公布局,还打通办公与生产区的视觉联系,强调透明与开放的企业文化。这一改造让制造业空间焕发新叙事,亦成为品牌理念的具象表达。




项目摄影 | 昭量品牌文化 覃昭量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6.
广东惠州铁岗河驿站 - 步花洄
大料建筑

「步花洄」是“环两山建筑艺术计划”中的铁岗河驿站,由大料建筑设计,以苏轼“十六乐事”之一“乞得名花盛开”为灵感。空间以竹林中回环路径展开,从清朗入口步入幽暗通廊,借耐候钢箱体的摆动回应苏轼的流放人生。尽头处豁然明亮,艺术花厅与银色秋千唤醒游人感官,亦引发人生顿悟。通廊晃动源于秋千的牵引,如同命运回响,空间以细腻叙事引导身体与心灵的共振,在光影之间完成一次现代人对古人情感的共鸣。




项目摄影©朱雨蒙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7.
上海白色系文化公司
艾洛设计

艾洛设计在上海打造的这处办公空间,打破传统办公的单一与冷峻,以竹意、柔光与自然材质重构“可疗愈的办公日常”。真竹结构与天青色的青花灵感贯穿全场,营造亭台院落般的氛围,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空间动线借鉴江南园林,串联出专注、协作、休憩等多元场景,让办公成为可专注、可切换、可疗愈的复合体验。这里不仅是高效的工作场域,更是灵感与文化共生的实践空间。




项目摄影师:言隅 纳信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8.
湖南屿境度假民宿
山隐設研所

这是一处坐落于湖南东江湖畔的复合型民宿项目,不只是提供住宿的空间,更是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设计团队从地景出发,融合中古美学、自然肌理与公共社交体验,打造集客房、咖啡、酒吧、休闲于一体的文化聚落。公共空间以滴水装置、天井、生态植物等元素回应自然,材质选择如老木、黄麻、亚麻则拉近人与土地的情感距离。客房回归“与自然共眠”的初衷,采用开放式阳台与柔性遮蔽设计,引导旅人真正沉浸于山水之间。空间不再定义目的地,而成为安顿心灵的起点。




空间摄影 | Tt独立摄影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09.
山西大同既下山SUNYATA酒店
CCD鄭中設計

既下山·大同酒店坐落于大同古城东南侧,紧邻历史街区和阳街,在保护文物、尊重地域的基础上,以“梦回平城”为主线打造沉浸式北魏气质酒店。建筑形态延续晋北传统,强调“外雄内秀、深藏不露”的空间节奏,材料上采用夯土、老木、青砖等回应本地文脉。六组建筑如文化碎片嵌入古城肌理,动线设计设置“停顿点”与留白,让旅人放慢脚步、沉浸其间。室内通过视线引导、光影渲染与历史元素转译,构建人与空间、历史与当下的对话。客房中保留原有结构,融合现代生活方式,实现传统炕文化、景观沐浴与尺度亲和的平衡体验。整体呈现出一种可感知历史的空间氛围,是一场对大同地域文化的深度激活与当代表达。




项目完整介绍可点击下方青年建筑文章链接:
10.
陕西隐居乡里欢喜山森林生活公园项目
为至工作室
项目选址于陕西镇巴的山林坡地之中,以“山水画境”为空间想象,回应秦岭—巴山之间的地貌特征与文化意蕴。设计尊重地形机理,将五十余亩山地以五千平米建筑量体轻落其上,民宿客房、泳池咖啡厅、会议中心与接待长廊点缀林间,如画卷般铺展。设计延续旧宅格局打造院落客房,林间套房以泡池回应自然,泳池则悬于咖啡厅之上,眺望群山。整体建筑采用克制语汇,回避人工化材质干扰,让木、石、土构成人与自然交流的中介,借建筑之笔,在山水中留白。




摄影版权:章鱼见筑、隐居乡里、为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