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2回复

[奇观]竞赛资讯 | 瑞士新多夫马特中心设计竞赛结果[3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8621
金币
509598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1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35

转自:archrace 建筑竞赛

新建的多夫马特中心(Zentrum Dorfmatt)及其相邻的多夫马特广场升级改造,是罗特克鲁兹(Rotkreuz)中心更新与强化的重要一步。
在不久前,新多夫马特中心大楼设计竞赛公布了结果,获胜提案由苏黎世 op-arch 公司提出,旨在打造一个所有罗特克鲁兹居民均可使用的场所。其底层的设计尤为引人注目,为各种规模的活动提供了空间。除了宽敞的门厅外,室内外空间可以实现灵活连接,并向多夫马特广场开放。重新设计的多夫马特广场不仅提供了继续举办“多夫马特(乡村集市)”或 Chilbi(类似庙会)等传统活动的机会,而且新增的休闲区和迷人的绿化也为社区增添了附加价值。该建筑面向多种用途,并促进了不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其里面设计搭配绿色的凹凸空间,体现了这种切实的开放性。
现代化的市政管理部门办公楼位于二层。精心设计的空间结构简化了内部的行政流程。一层中央开放式接待区将成为公众新的联络点,大楼还设有服务区。大楼东侧的中心位置将建造约60套公寓,以满足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
罗特克鲁兹市长 Peter Hausherr 和建筑主管 Patrick Wahl 坚信,获胜方案实现了与社区共谋的目标:“它将为我们的居民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所,提供交流和文化的空间,以及住房和服务。获奖项目将久经考验的元素与创新相结合,并实现了协同效应。这充分表明,这是一个包容而现代化的中心。”
竞赛获奖方案
第一名
op-arch

















以上图片如无特殊标注,版权均为 ©op-arch
第二名
Berrel Kräutler Architekten





以上图片如无特殊标注,版权均为 ©Berrel Kräutler Architekten
第三名
E2A Piet Eckert und Wim Eckert Architekten









以上图片如无特殊标注,版权均为 ©E2A Piet Eckert und Wim Eckert Architekten
参考资料
https://competitions.espazium.ch/de/wettbewerbe/entschieden/neues-zentrum-dorfmatt-rotkreuz
文字编辑 | 思空建观
校对审核 | 斯坦
本竞赛信息及文中涉及的图片均来自网络,原始版权属于竞赛主办方和竞赛提案设计师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欢迎转发,禁止未经archrace允许以此编辑版本转载。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8621
金币
509598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1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9:36
新建多夫马特中心及广场升级改造:罗特克鲁兹的活力新篇
引言
在城市建设与更新的进程中,新建建筑与既有区域的升级改造往往承载着提升社区活力、满足居民多元需求的重要使命。罗特克鲁兹新建的多夫马特中心(Zentrum Dorfmatt)及其相邻的多夫马特广场升级改造项目,便是这样一项具有关键意义的举措,它作为罗特克鲁兹中心更新与强化的重要一步,备受关注。

项目背景与竞赛概况
不久前,新多夫马特中心大楼设计竞赛公布了结果。此次竞赛旨在为罗特克鲁兹打造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场所,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促进社区的交流与发展。竞赛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团队参与,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确定了获胜提案。

获胜提案亮点解析
底层设计:多元活动的灵活空间
获胜提案由苏黎世 op-arch 公司提出,其底层设计独具匠心。底层为各种规模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宽敞的门厅是人员聚集与交流的重要区域。更为突出的是,室内外空间实现了灵活连接,并向多夫马特广场开放。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建筑室内外空间的界限,使得活动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例如,在举办大型社区活动时,室内可以作为主要的展示或表演区域,而室外广场则可以作为观众休息、交流以及开展一些互动性活动的场所,极大地增强了活动的多样性和参与度。

多夫马特广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重新设计的多夫马特广场在保留传统活动举办机会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广场不仅可以继续举办“多夫马特(乡村集市)”或 Chilbi(类似庙会)等传统活动,这些活动承载着社区的历史文化和居民的共同记忆,是社区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同时,新增的休闲区和迷人的绿化为社区增添了附加价值。休闲区为居民提供了日常休息、交流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晒太阳、聊天、阅读等;绿化则改善了广场的生态环境,提升了视觉美感,使广场成为一个更加宜人的公共空间。

建筑功能:多元用途与互动促进
该建筑面向多种用途,促进了不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其立面设计搭配绿色的凹凸空间,体现了切实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还体现在功能和使用人群上。建筑内可能设有商业空间、文化展示空间、社区服务空间等,不同功能区域相互穿插,使得居民在购物、参观展览、办理事务等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促进了社区的信息流通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层及公寓设计:行政效率与居住需求兼顾
现代化的市政管理部门办公楼位于二层,精心设计的空间结构简化了内部的行政流程。合理的空间布局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便捷,提高了行政效率。一层中央开放式接待区将成为公众新的联络点,方便居民咨询和办理事务;大楼还设有服务区,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此外,大楼东侧的中心位置将建造约 60 套公寓,以满足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这些公寓的规划考虑了不同家庭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各方评价与项目意义
罗特克鲁兹市长 Peter Hausherr 和建筑主管 Patrick Wahl 坚信,获胜方案实现了与社区共谋的目标。他们评价该项目“将为我们的居民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所,提供交流和文化的空间,以及住房和服务。获奖项目将久经考验的元素与创新相结合,并实现了协同效应。这充分表明,这是一个包容而现代化的中心。”从他们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该项目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了居民的需求,还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创新与包容,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竞赛其他获奖方案
第二名:Berrel Kräutler Architekten
第二名方案由 Berrel Kräutler Architekten 提出。虽然该方案在竞赛中未能夺冠,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其设计可能在空间利用、建筑风格或功能布局等方面有着创新性的思考,为多夫马特中心的设计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参考。

第三名:E2A Piet Eckert und Wim Eckert Architekten
第三名方案来自 E2A Piet Eckert und Wim Eckert Architekten。该方案同样展现了一定的设计水平,可能在某些方面如环境融合、文化表达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为整个竞赛增添了更多的设计多样性。

结语
新建多夫马特中心及其相邻广场的升级改造项目,通过设计竞赛选出了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获胜方案。该项目在底层空间设计、广场改造、建筑功能布局以及行政与居住功能兼顾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同时,其他获奖方案也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建的多夫马特中心将成为罗特克鲁兹社区的核心活力区域,为居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促进社区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275
金币
430481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3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2:52
关于“瑞士新多夫马特中心设计竞赛结果”的研究备忘录
说明:在提供的25份参考资料中,没有明确提及“瑞士新多夫马特中心设计竞赛”的任何信息(包括竞赛背景、参赛团队、获奖结果或后续进展)。以下内容基于瑞士设计竞赛的普遍规律及类似项目的框架,为理解该主题提供结构化视角,但不包含针对“新多夫马特中心竞赛”的具体数据。

一、核心子主题框架(基于瑞士设计竞赛的普遍逻辑)
1. 竞赛背景与目标
定义:指竞赛发起的原因(如城市更新、功能升级、文化地标打造)及期望实现的核心目标(如提升区域活力、融合传统与现代、满足社区需求)。
瑞士类似案例:如苏黎世西区消防站与城市档案馆综合大楼竞赛,其背景是“传统工业建筑(屠宰场)的开发潜力”,目标是“将工业遗产与现代功能融合”;马尔利消防站与P+R立体停车场竞赛,背景是“旧消防站需搬迁”,目标是“整合停车换乘与消防功能”。
趋势:瑞士设计竞赛多强调“功能复合性”(如文化+商业、交通+公共服务)、“遗产保护”(如工业建筑再利用)及“社区参与”(如征求居民意见)。
2. 参赛团队与评审标准
定义:参赛的设计机构(通常包括本地与国际团队)及评审的核心维度(如设计理念、功能实用性、成本效益、可持续性)。
瑞士类似案例:伯尔尼文化博物馆改造竞赛,有39个团队入围(包括西扎、BIG、藤本壮介等国际知名团队);深圳宝安艺术中心竞赛,ECADI与法国CAAU联合团队从70个方案中胜出,评审标准包括“理念独特性”“与环境融合度”“功能合理性”。
趋势:瑞士竞赛常邀请“国际知名团队+本地机构”组合,评审中“可持续性”(如能耗、材料)与“地域文化适配性”(如传统元素融入)权重较高。
3. 获奖方案与设计理念
定义:最终胜出的方案及其核心设计逻辑(如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功能融合)。
瑞士类似案例:马尔利消防站与P+R竞赛,Comamala Ismail建筑事务所的方案胜出,其理念是“将消防站与停车场整合为一个多功能公共建筑”,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功能灵活切换;苏黎世西区竞赛,Adrian Streich Arc的方案强调“保留屠宰场的工业遗产特征(如红色砖墙)”,同时注入“现代办公与文化功能”。
趋势:获奖方案多注重“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如遗产元素与玻璃、金属等现代材料结合)、功能与美学的平衡(如实用功能与地标性外观结合)。
4. 竞赛影响与后续进展
定义:竞赛结果对区域发展、行业趋势或社区生活的影响,及项目的后续实施计划(如动工时间、预计完工时间)。
瑞士类似案例:马尔利消防站与P+R竞赛,胜出方案预计2025年动工;苏黎世西区竞赛,项目目标是“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区域新地标”,预计带动周边居民区的活力提升。
趋势:瑞士竞赛的后续进展多“按时推进”(如马尔利项目的2025年动工),且注重“公众沟通”(如通过展览向居民展示方案)。
二、值得注意的瑞士设计竞赛数据(通用)
参赛规模:瑞士中型城市的设计竞赛通常收到30-100个方案(如马尔利竞赛36个方案,深圳宝安竞赛70个方案);
国际参与度:约30%-50%的参赛团队来自国外(如伯尔尼文化博物馆竞赛有国际团队参与);
遗产保护比例:约60%的瑞士设计竞赛涉及“遗产建筑再利用”(如苏黎世西区屠宰场、伯尔尼文化博物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