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阅读
  • 1回复

[健康饮食]红薯是血管的“凶手”?医生:要想血管通畅,这4种主食要忌嘴 [1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173
金币
9602
道行
19523
原创
29441
奖券
18117
斑龄
201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1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血管健康。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而血管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俗话说,"血管健康,事事顺"。所以保持血管的健康、让血管通畅,成为了许多人的健康目标。然而,日常的饮食习惯对血管健康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红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健康的食品,富含膳食纤维和钾元素,不仅能辅助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弹性,而且有助于肠胃健康。
适量食用红薯(每次约100克)作为主食的替代品,对血管的保养是有益的,甚至还可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不过,许多人并不知道,红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大量食用,特别是对于有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好的群体,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进而影响血管健康。
而真正可能堵塞血管、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食物,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主食。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这些食物,它们将会加重血管负担,影响心血管健康。
那么,哪些主食会影响血管健康,导致血管变脆、变硬呢?在医生的提醒下,以下四种主食就应该严格控制,尤其是对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精制碳水化合物类的主食,如白粥、白馒头、白面条等,看似普通,很多人也认为这些食物不含什么害处,但其实它们对血管的伤害却不小。

精制碳水化合物是通过加工去除了外层的纤维和营养成分,保留下来的是几乎纯粹的淀粉。食用这些食物后,血糖会迅速升高,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期这样,会使身体逐渐产生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糖尿病。
而且,高血糖本身就会加速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终导致血管变硬,增加血管阻塞的风险。
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食用精制主食的人群,他们体内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往往波动较大,长期如此会引起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积,增加血栓的形成几率。
研究显示,每增加10%的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0%。这不仅仅是关于糖尿病的问题,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高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病症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为了保护血管健康,老年人群体应该尽量避免食用白粥、白馒头、白面条等精制碳水化合物,转而选择全谷物、粗粮、糙米等,能够提供更多的纤维和营养。
油炸类主食如油条、炸糕、炸春卷等,也应当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因其富含大量的油脂和反式脂肪,对血管健康极为不利。
特别是油炸过程中,高温使得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反式脂肪,而反式脂肪则会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含量,这种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元凶。反式脂肪会在血管壁上积累,形成脂肪斑块,使血管变窄、变硬,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不止如此,长期食用油炸主食,还可能导致血糖水平的波动,进一步加重胰岛的负担,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研究表明,油炸食品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对于已经有心脏病或血管问题的人来说,油炸食品无疑是血管健康的“杀手”。因此,油炸类主食应严格控制,尽量避免食用油条、炸春卷等这类高油、高脂的食品。
我们要说的就是高糖类主食,如糖糕、甜面包、豆沙包等,这些看似美味的甜食,在给人带来口感享受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危害着血管健康。
高糖主食的危害,首先体现在它们的“隐形糖”上。很多甜食中除了明显的糖分外,还添加了大量的油脂、人工色素、香料等,这些都增加了食品的热量。

而热量过高、糖分过多,会导致血糖的快速上升,引发胰岛素的大量分泌,造成身体的胰岛素抵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素抵抗会加重,导致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而这些慢性病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血管问题。
高糖食品的频繁摄入,会促进血液中脂肪的积累,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升高,进一步加速血管堵塞和硬化的过程。
研究发现,经常食用高糖食品的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那些低糖饮食的人群。所以,对于那些有心血管病史或糖尿病的人群来说,尽量避免高糖的主食和甜点,尤其是糖糕、甜面包、豆沙包等高糖主食,应该严格控制。

糯米类主食如粽子、年糕、汤圆等,虽然在传统节日中备受青睐,但它们对血管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糯米的特点就是粘性强,消化较为困难,吃进肚里后,消化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糯米食物的升糖速度较快,吃后会使血糖迅速上升,短时间内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长期食用,极易加剧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进一步增加血管代谢的负担。
对于血糖本就较高的老年人来说,糯米类食品会使血糖波动加剧,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风险。

同时,糯米类食物的消化时间较长,常常会造成肠胃负担,加重消化系统的压力。特别是在已经存在动脉硬化或高血糖的情况下,糯米的消化过程会使血管的代谢负担加重,影响血管的健康。
因此,糯米类主食也应严格控制,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和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避免食用这类难消化且易升糖的主食。
虽然红薯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食品,适量食用对血管有益,但如果大量食用,尤其是对于血糖控制较差的人群,还是要有所节制。

而精制碳水化合物类主食、油炸类主食、高糖类主食和糯米类主食这四类食物,长期大量食用将对血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血管健康,大家应当避免过多食用这些食物,转而选择更健康的饮食,如全谷物、粗粮、蔬菜水果等,帮助保持血管的弹性和通畅。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有效减少血管堵塞的风险,保持身体的健康。
提起主食,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就是米饭、馒头、面条,其实除了这些,有些蔬菜很适合当主食吃。

《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总结那些适合当主食吃的菜,并教你如何科学摄入。
建议把5种蔬菜当主食吃
以下5种蔬菜当主食吃,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中国注册营养师韩冬梅表示,土豆钾含量高达347毫克/100克,有助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病。
它维生素C含量为27毫克/100克,远高于其他主食,甚至高于大多数的根茎类、鲜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多酚类物质含量也很高,这种植物化学物和维生素C都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血管。
土豆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促进肠道健康的同时,还能提供更持久的饱腹感,有助控制体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可用100克土豆来代替50克熟米饭。
建议选择比较脆的品种,口感越面的土豆,淀粉含量往往越高,越容易升高血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魏帼表示,山药脂肪含量低、水分高、饱腹感强,用其替换一部分精米白面,能减少能量摄入,有助控制体重。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山药摄入量,因其淀粉含量较高,食用时需减少主食。
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海翎建议:吃100克蒸山药,就减少45克熟米饭或者35克馒头。


中国注册营养师谭凯元表示,芋头含丰富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钾、钙、镁、硒等营养素;升糖指数(GI)仅为53,属于低GI食物,需要控血糖的人群可用它替代部分主食。

芋头一定要煮熟,否则黏液会刺激呼吸道、胃肠道等,引起不适,可以把筷子插进芋头里,能轻松穿透说明熟透了。
陈海翎建议:吃100克蒸芋头,就减少55克熟米饭或者45克馒头。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谷传玲表示,市面上的贝贝南瓜、新疆的贵族南瓜含水量低,能量和土豆接近,适合替代部分主食,甜甜糯糯尤其好吃。
此外,南瓜还含大量果胶,占果肉干物质的7%~17%,能增强饱腹感利于减肥,对缓解便秘也有帮助。
南瓜蒸着吃最理想,没油没盐,能完美保持其健康特性,还可以跟大米一起蒸成南瓜米饭。
有控血糖需求的人,将南瓜代替部分主食,最好别超过200克。


陈海翎表示,莲藕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而且其升糖指数不高,对血糖影响较小。

藕切后最好立马烹调,如果一直浸泡在水里,水溶性的维生素C会损失。
建议吃100克蒸莲藕,就减少50克熟米饭或40克馒头。
最后提醒,要注意烹饪方法,不要油炸煎,应用水煮蒸。此外,不要把以上这些淀粉含量高的蔬菜当叶类菜一样无限量的吃,正确吃法是替代部分主食吃。
比如,下图中土豆、山药和芋头的重量都是100克,可参照调整主食摄入量。



这5种主食真的要少吃
说完建议当主食吃的“蔬菜”,还有一些主食是建议少吃的。南部战区总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梁伟芬表示,尤其以下几类。
炒饭/炒粉
米饭、米粉、面条等本身脂肪含量很低,基本低于1克/100克,一旦被加工成炒饭、炒粉、炒面等,脂肪含量可增加至原来10倍以上。
锅贴/煎饺
制作过程用油量大,以两边开口锅贴为例,下煎锅后油会沿开口渗入,为了避免粘锅,还需要不断添油,食用时常蘸辣油,摄入油进一步增加,最高含油可达10克/个,相当于喝了一勺油。
葱油饼
煎制葱油饼时,凹凸不平的面团表面会形成细小“油池”,使更多油渗入饼皮。

100克葱油饼脂肪含量就与一份100克水煮鱼相当,类似的还有手抓饼、酱香饼等。
麻酱拌面
主要油脂来源是芝麻酱,一碗麻酱拌面(200克)需要20~40克麻酱,热量可达500千卡,脂肪含量为20%~50%,比吃200克水煮面条(脂肪含量约为1.2克),多摄入几十倍的脂肪。类似的还有油泼臊子面、炸酱面、热干面等。
麻团/麻花
麻团和麻花制作过程中会用两次油,一次是和面时,提升面团的延展性,第二次是将做好的面团油炸。
这种做法使其脂肪含量超过30%,接近炸鸡块(含脂肪17%)的2倍。类似的高脂主食还有油条、馓子等。
4个技巧提升饮食质量
中国注册营养师李园园表示,健康饮食关键的是调整饮食结构和摄入频率:
1
少畜肉,多水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畜禽肉300~500克。健康人群一周吃两三次畜肉就差不多了,少吃肥肉。

2
少动物油,多植物油
要减少含饱和脂肪酸含量多的猪油、牛油、椰子油等,在烹调用油总量不变前提下,可选择橄榄油、茶油、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亚麻籽油等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交替着吃。
3
少精制米面,多全谷物、杂豆
少吃精米白面,把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作为主要摄入来源。
4
少超加工零食,多健康零食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8617
金币
509590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13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3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血管健康与主食选择:科学饮食守护心血管

一、影响血管健康的四大"危险主食"

正如您提到的,日常饮食中的某些主食若长期大量食用,确实会对血管健康造成显著危害。以下是医生重点提醒的四类需严格控制的主食:

1. 精制碳水化合物类主食(白粥、白馒头、白面条等)
- 危害机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白面)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的外层,仅保留高纯度淀粉。食用后血糖会迅速飙升,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期高血糖和高胰岛素水平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2型糖尿病。高血糖还会加速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硬、弹性降低,增加血栓风险。
- 数据支撑:研究显示,每增加10%的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增加约20%。这类食物虽看似无害,实则是血管老化的"隐形推手"。

2. 油炸类主食(油条、炸糕、炸春卷等)
- 危害机制:油炸主食在高温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显著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坏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胆固醇")。这会导致脂质在血管壁堆积,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硬化。此外,油炸食品油脂含量极高,10克/个的锅贴相当于喝下一勺油,长期摄入易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
- 典型代表:锅贴、葱油饼、麻团等。以葱油饼为例,100克脂肪含量与100克水煮鱼相当,且煎制过程形成的"油池"会进一步增加油脂摄入。

3. 高糖类主食(糖糕、甜面包、豆沙包等)
- 危害机制:"隐形糖"是这类主食的最大威胁。除明显添加糖外,还常含油脂、人工添加剂等,热量极高。高糖摄入会导致血糖骤升骤降,引发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同时,糖分会促进血液中甘油三酯和LDL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人群的动脉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低糖饮食者。
- 额外风险:高糖食品还会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加剧血管病变。

4. 糯米类主食(粽子、年糕、汤圆等)
- 危害机制:糯米富含支链淀粉,升糖指数较高,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快且幅度大。长期食用会加重胰岛负担,加剧胰岛素抵抗。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者,糯米会导致血糖剧烈波动,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此外,糯米消化缓慢,易加重肠胃负担,在血管已有病变时会进一步影响代谢效率。
- 特殊提示:即使是健康人群,也应控制糯米摄入量,避免空腹或过量食用。

二、适合替代主食的健康蔬菜

在减少上述"危险主食"的同时,《生命时报》推荐以下5种蔬菜作为主食的理想替代品,它们对血管健康有益:

1. 土豆
- 营养优势:钾含量高达347毫克/100克,有助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病;膳食纤维丰富,提供持久饱腹感,利于体重控制;维生素C含量(27毫克/100克)远超其他主食。
- 食用建议:每天可用100克土豆替代50克熟米饭。选择较脆的品种(淀粉含量较低),避免过面的土豆以防血糖快速升高。

2. 山药
- 健康价值:脂肪含量低、饱腹感强,可减少能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黏液蛋白,有助于稳定血糖和保护血管内皮。
- 替换原则:100克蒸山药需减少45克熟米饭或35克馒头。

3. 芋头
- 营养特点:升糖指数(GI=53)较低,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钾、钙、镁等矿物质。煮熟后黏液中的皂甙成分可促进消化。
- 烹饪要点:必须彻底煮熟(筷子能轻松穿透),否则黏液会刺激肠胃。100克蒸芋头需减少55克熟米饭或45克馒头。

4. 南瓜
- 独特优势:含大量果胶(干物质的7%~17%),增强饱腹感并缓解便秘;贝贝南瓜、贵族南瓜等品种能量与土豆相近,适合作为主食替代。
- 食用建议:蒸着吃最佳,可与大米同蒸成南瓜米饭。控糖人群每日南瓜替代主食不超过200克。

5. 莲藕
- 血管益处: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升糖指数低,对血糖影响较小。熟吃莲藕的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更强。
- 替换比例:100克蒸莲藕需减少50克熟米饭或40克馒头。切片后及时烹调以保留维生素C。

三、科学饮食提升血管健康的实用技巧

1. 优化主食结构
   - 减少精制米面,增加全谷物(糙米、燕麦)、杂豆和薯类的比例。
   - 采用"粗细搭配"原则,如白米+糙米、面条+绿豆面。

2. 健康烹饪方式
   - 主食及替代蔬菜优先选择蒸、煮、烤等方式,避免油炸、煎制。
   - 莲藕煲汤时加醋而非小苏打,既保护营养又减少有害物质生成。

3. 控制摄入量与频率
   - 替代蔬菜需按比例替换原有主食,不可无限量食用(如南瓜每日≤200克)。
   - 糖尿病患者食用山药、芋头等需严格计算碳水化合物交换份。

4. 均衡膳食搭配
   - 主食搭配足量蔬菜(每日300~500克)、优质蛋白(鱼、禽、蛋、豆制品)及健康脂肪(橄榄油、坚果)。
   - 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吃鱼2次或300~500克,畜禽肉300~500克。

四、总结

血管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石,而主食选择直接影响血管状态。精制碳水、油炸主食、高糖食品和糯米类食物虽常见于日常饮食,但长期过量食用会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相比之下,土豆、山药、芋头、南瓜和莲藕等蔬菜作为主食替代品,在提供充足能量的同时,还能通过丰富的膳食纤维、钾元素和抗氧化物质保护血管。

通过科学选择主食、优化烹饪方式并坚持均衡饮食,我们完全可以将日常饮食转变为守护血管健康的有力工具。记住,小小的饮食调整积累起来便是巨大的健康收益。在这个秋冬交替之际(2025年10月31日),不妨从今天晚餐开始尝试用蒸土豆或南瓜米饭替代白米饭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