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有言,万事到头皆前定,浮生劳碌空自忙。
为什么会“万事到头皆前定”?
就跟两个字有关——气数。
正如《推背图》所说,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
有很多事儿,都是天数(气数)说了算,而不是凡人说了算。
要是事事都由凡人说了算,那人世间不就没有穷人了吗?
一个人的气数,可以走到哪一步,关键要看这四点。

一、大环境的运势。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英雄亦应时也。”
永远都是时代的大环境,去塑造英雄本身。而英雄本身,也在顺应大环境的发展。
你一个普通人,可以挑战大环境的运势吗?无法挑战。
要知道,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三年大疫,整个世界走了那么多人,难道是他们自己想走的吗?
没有人想离开这个世界。只是大环境的运势,碾压了他们的运势,以至于他们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
这就是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之处。
适应环境的人,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反之,就只能被大环境所淘汰。

二、当事人的机遇、走势。
常言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时机到来,哪怕是天地万物,都会跟你同心协力。可一旦时机远去,哪怕是大英雄,也都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厉害吧,年纪轻轻就力拔山兮气盖世,横扫天下无人能敌。
可是,项羽刚愎自用,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失去了铲除劲敌的机会。瞬间,局势反转,项羽走到了穷途末路。
而刘邦呢?因为逃过了一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前者,失去了机会,无奈英雄气短。而后者,遇到了机会,一遇风云化作龙。
他们都是英雄、强者,只是大家的机遇、走势,存在不同,也就有不同的命运罢了。

三、 当事人的悟性、认知。
肯定有很多人会疑惑,大家都是人,为什么在悟性、认知上,会存在差距呢?
这就是所谓的“同人不同命,同伞不同柄”。
大家都是人,可就是因为命数不同,所以大家的悟性、认知,就会存在差距。
有的人天生穷命,注定他们悟性不行,认知肤浅,比较愚钝。
有的人天生富贵命,注定他们悟性不错,认知深刻,比较聪明。
所以很多人都感慨,聪明,这是天生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难道说,一个人的悟性、认知,就不能在后天,通过努力、读书、总结,来提升吗?
可以提升,只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罢了。要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个世界岂不是没有笨蛋、蠢材了吗?

四、一个人的命硬程度。
有一个命数的标准,命硬与否。
这里谈到的“命硬”,指的是,当事人的命数,特别坚韧,以至于当事人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总是可以逃过一劫,卷土重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末年的刘备。
刘备一开始,只是织席贩履之徒,根本不是董卓、曹操、吕布、袁绍等人的对手,别人可以轻轻松松捏死他。
但是,刘备的命,特别硬朗,不论去到哪里,投奔到谁的麾下,他都能顶住压力,躲避是非,逃过一劫,甚至于反客为主。
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杀不掉刘备;荆州的蔡瑁兄弟,杀不掉刘备。哪怕是最终之战,夷陵之战,刘备也能跑回白帝城。
当然了,在这个世界上,命硬的人总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基本都是命浅福薄的。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