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1回复

[转帖]生活中那些让人想爆粗的“反人类设计”,谁用谁想哭[2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363
金币
531129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6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20

这年头啊,谁还没被设计气过两次。

一个不留神,就能被“创意”整出高血压。

设计师一拍脑袋灵感来了,咱老百姓就开始受罪。

本期,就来盘一盘,生活中那些让人一边笑一边想砸东西的“脑残设计”。

用过一次,保准破防一次。

01、电梯关门键永远在角落

每次进电梯,十个键闪闪发亮,

“开门”“关门”还偏偏长一个样。

着急关门,结果一顿狂按开门。

还有那种反人类的排布,关门键在最边上,伸手要戳半个身子进去。

有次电梯门关,我伸手去按,差点夹成“三明治”。

网友@陆小柠:有次被老板看见我狂按电梯,还以为我在锻炼手速。

网友@吃瓜不吃皮:设计师你自己天天坐楼梯是吧?关门键藏谜题里?

02、插线板“儿童防护”比防盗门还防

明明是插个插头,非整成插密码锁。

两孔同时用力还得拧角度,插一次电器手抽筋三回。

每次用都像在和人生较劲。

儿童防护门?现在连成年人都插不进去了。

网友@白露成霜:防护门的本意是防孩子,现在防住了全家。

网友@宋三斤:买完回家试了十分钟,差点举报自己电器坏了。

03、洗衣液瓶嘴设计,永远拿不准量

你用过哪个洗衣液瓶口不黏糊的?

那嘴子倒起来就很随心所欲。

倒轻了量不够,倒重了量又太多。

人家商家倒是说挺好,洗一次放一瓶盖。

问题是,你倒瓶盖里然后呢?盖里的残留呢?

你得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快速给它盖回去,

不然残留的洗衣液能滴的满哪都是。

说是“精准控量”,其实是精准让你多用一倍。

网友@阿麦  :我家洗衣机旁边永远一滩洗衣液,我怀疑它自己长腿跑出来的。

网友@不吃小葱:我家洗衣机旁边专门放个毛巾,用来擦手上的洗衣液,瓶身的洗衣液,瓶盖口的洗衣液,洗衣机上的洗衣液。

04、抽纸开口虚线,只是装饰线

看着一排整整齐齐的虚线,手一撕,直接撕烂。

不打透,偏偏给你希望。

有的还设计成花瓣形、笑脸形,看着温馨,撕着崩溃。

抽纸不抽气人,是不合格的抽纸。

网友@夏木南:我每次撕抽纸都像开盲盒,惊喜就是没有惊喜。

网友@小廖阿:能不能谁发明个能撕开的袋子,我想请他喝奶茶。

05、电动车脚蹬子,装饰用的?

电动车不是挺好骑嘛?非要整俩脚蹬子。

骑的时候顶脚,停的时候碍事。

有电用不上,没电也蹬不动。

设计师怕不是觉得全国人民都能脚踩风火轮。

网友@江河水:我有次蹬了五百米,电动车稳稳原地没动。

网友@黄昏的猫:唯一的用处是晾袜子,真的,不骗你。

06、易拉罐罐头盖,割手神器

每次开罐头,吃奶的劲儿都得用上。

每次开盖不光要均匀用劲儿,还得小心翼翼。

但凡哪里没弄对,不是割手就是留了一半盖子打不开。

吃个罐头像渡劫。

网友@大喜大悲:上次被罐头盖划出血,血流到罐头里,疼也疼了罐头也扔了。

网友@野狗浪:讲真,这玩意我自己从来没完美打开过,要不是嘴馋,高低不买它。

07、笔记本散热孔在底下

电脑热得能煎蛋,设计师说“我们加了散热孔”。

问题是孔在底下!

放桌上闷,放腿上烫,垫本书又吹不出去。

最后整台机器成了电暖炉。

网友@千山暮雪:我家猫最爱趴在笔电上,冬天取暖神器。

网友@柚子壳:每次打游戏,电脑和我一起喘。

08、洗发水泵头——最后两厘米永远按不出

瓶子硬得能砸核桃,按半天就剩个“呲呲”声。

泵管短,底料吸不上来,倒着放又滑倒。

每次都得切开瓶子刮壁用,感觉像在榨石油。

网友@花生酱奶盖:我妈每次都要拿剪刀“救”洗发水。

网友@小青柠:说好的环保?我已经徒手提炼洗发精华液了。

09、马桶感应冲水——灵敏过头

刚坐下,啪!冲了。

起来,啪!又冲了。

我怀疑它根本不识人,只认动作。

一边大号一边冲水,这酸爽谁懂。

夜里上厕所,吓得以为闹鬼。

网友@红茶不加糖:我家那台比我勤快,一天冲十八遍。

网友@慢慢不急:人还没走,水先跑,环保部门看到都哭。

10、遥控器同色同键,夜里用一次就想砸

家里电器越来越多,遥控器也成堆。

电视一个、空调一个、风扇一个,全黑壳,全白键,全长一个样。

晚上灯一关,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手摸半天,开风扇能开出个音量+,关电视能开出个制热。

有的还整反光按钮,灯一照反射眼睛,黑暗中堪比盲打高难模式。

网友@榴莲可颂:我爸现在用遥控器要戴老花镜+开手电。

本帖提到的人: @阿麦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363
金币
531129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6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0:22
生活中的“脑残设计”大盘点:那些让人又气又笑的“创意”

生活中处处充满设计,但有些设计却让人哭笑不得,甚至“破防”。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让人一边笑一边想砸东西的“脑残设计”,看看你是否也曾中招?

01、电梯关门键:藏在角落的“捉迷藏”
电梯关门键的设计简直是“反人类”的典范。明明是高频使用按钮,却常常被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甚至左右不对称。有网友吐槽:“有次电梯门关,我伸手去按关门键,差点夹成‘三明治’。” 还有的电梯关门键和开门键长得一模一样,着急时一顿狂按反而按错了。正如网友@陆小柠所说:“有次被老板看见我狂按电梯,还以为我在锻炼手速。”

设计痛点:不符合人体工学,右利手操作不便(参考[9]文中提到的电梯按键排布问题),且缺乏明显区分标识,导致操作效率低下甚至引发危险。

02、插线板“儿童防护”:连成年人都插不进去
插线板的儿童防护门本意是防止儿童触电,但有些设计过于“严苛”,反而给成年人带来了巨大困扰。“明明是插个插头,非整成插密码锁。两孔同时用力还得拧角度,插一次电器手抽筋三回。” 网友@白露成霜调侃:“防护门的本意是防孩子,现在防住了全家。”

设计痛点:过度强调安全性而牺牲实用性,防护机构复杂,增加了插拔难度。劣质插线板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参考[2]中关于插线板安全性的讨论),真正的安全应是便捷与防护并存。

03、洗衣液瓶嘴:精准让你多用一倍
洗衣液瓶口的设计堪称“浪费大师”。倒轻了量不够,倒重了量太多。“说是‘精准控量’,其实是精准让你多用一倍。” 瓶盖倒完后残留的洗衣液更是“重灾区”,“我家洗衣机旁边永远一滩洗衣液”,网友@不吃小葱无奈地说。

设计痛点:出液口与进气口未分离(参考[14]中食用液体包装瓶颈问题),导致流速不均、残留严重。虽然有改进设计如[10]中提到的“瓶盖倒完可直接盖上”的洗衣液,但仍属少数,多数产品仍停留在“黏糊糊”的阶段。

04、抽纸开口虚线:只是装饰线
抽纸包装上的虚线开口看似贴心,实则“画蛇添足”。“看着一排整整齐齐的虚线,手一撕,直接撕烂。不打透,偏偏给你希望。” 有的还设计成花瓣形、笑脸形,“看着温馨,撕着崩溃。”

设计痛点:虚线切割深度不够或工艺粗糙,导致无法沿虚线顺利撕开。这种“伪设计”不仅没有提升用户体验,反而增加了使用 frustration。

05、电动车脚蹬子:装饰用的?
电动车脚蹬子的存在感令人困惑。“骑的时候顶脚,停的时候碍事。有电用不上,没电也蹬不动。” 网友@江河水吐槽:“我有次蹬了五百米,电动车稳稳原地没动。” 脚蹬子唯一的用处竟是“晾袜子”。

设计痛点:脱离实际使用场景。设计师可能认为脚蹬是标配,但未考虑电动车的核心动力来源和实际骑行感受,导致功能冗余且带来不便。

06、易拉罐罐头盖:割手神器
开罐头的经历堪称“渡劫”。“每次开罐不光要均匀用劲儿,还得小心翼翼。但凡哪里没弄对,不是割手就是留了一半盖子打不开。” 网友@大喜大悲甚至因此受伤:“上次被罐头盖划出血,血流到罐头里,疼也疼了罐头也扔了。”

设计痛点:开启方式不够人性化,力度控制要求高,且边缘锋利。虽然有改进型拉环设计,但仍有不少传统罐头存在此问题。

07、笔记本散热孔在底下:煎蛋神器
笔记本电脑底部散热孔的设计堪称“反智”。“电脑热得能煎蛋,设计师说‘我们加了散热孔’。问题是孔在底下!放桌上闷,放腿上烫,垫本书又吹不出去。” 网友@千山暮雪调侃:“我家猫最爱趴在笔电上,冬天取暖神器。”

设计痛点:散热孔位置不合理。底部散热在平放时容易被遮挡,影响空气流通,导致散热效果大打折扣。合理的散热孔应位于侧面或背面,并配合导风槽设计。

08、洗发水泵头:最后两厘米永远按不出
洗发水瓶底的残留是永恒的痛。“瓶子硬得能砸核桃,按半天就剩个‘呲呲’声。泵管短,底料吸不上来,倒着放又滑倒。” 网友@花生酱奶盖不得不“拿剪刀‘救’洗发水”。

设计痛点:泵头吸管长度不足,无法吸取瓶底残留液体;瓶身形状不利于倾倒。这种设计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使用不便。

09、马桶感应冲水:灵敏过头
感应冲水马桶的“过度敏感”让人抓狂。“刚坐下,啪!冲了。起来,啪!又冲了。我怀疑它根本不识人,只认动作。” 夜里上厕所,“吓得以为闹鬼”,网友@红茶不加糖吐槽:“我家那台比我勤快,一天冲十八遍。”

设计痛点:传感器灵敏度过高或算法不合理,导致误触发。感应范围和延迟时间设置不当,严重影响使用体验。

10、遥控器同色同键:夜里用一次就想砸
家中遥控器数量激增,“电视一个、空调一个、风扇一个,全黑壳,全白键,全长一个样。” 晚上关灯后,“手摸半天,开风扇能开出个音量+,关电视能开出个制热。”

设计痛点:缺乏差异化设计和夜光标识。统一的颜色和按键布局使得在光线不足时难以分辨,增加了操作失误率。

总结:好设计以人为本,“脑残设计”为创意而创意

这些“脑残设计”之所以让人气愤又无奈,在于它们往往只追求表面的“创意”或“美观”,而忽略了最核心的用户体验——实用性、便捷性和安全性。真正的好设计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不经意间提升生活品质。

希望未来的设计师们能多一份对用户真实需求的考量,少一些天马行空却不落地的“灵光一闪”。毕竟,设计的终极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麻烦。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