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抛弃”英伟达,他说还有更大的野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2425
金币
538732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82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3小时前

2025年10月29日,孙正义超越优衣库创办人柳井正,重返日本首富之位。

今年以来,软银集团股价的飙升带动其个人财富激增,这位68岁的掌门人正试图将软银定位为全球AI浪潮的核心。

重仓英伟达后又清仓、入股英特尔、豪掷300亿美元加码OpenAI、斥资53亿美元拿下ABB机器人业务……一系列激进的押注,都指向孙正义的最新野心:在未来十年引领全球“人工超级智能(ASI)”时代。

而在AI泡沫论调占据上风时,软银股价的暴跌,也体现出了这种押注的“豪赌”特性。

作为手中筹码最多的玩家之一,孙正义打算如何取胜?他这种全产业链投资的“玩法”,又反映出AI游戏的何种本质?

01

软银的ASI版图

孙正义的目标是使软银成为全球领先的ASI平台提供者。他曾在演讲中说:“ASI——人工超级智能——指的是一种能够超越人类大脑的人工智能。从我第一次看到微型计算机芯片的照片起,我就坚信人类总有一天会看到超越自身智能的出现。这个信念从未动摇,并且一直是软银的基础。在我们所有的目标中,没有一个比实现ASI更能闪耀。”

为实现这一目标,软银在2024年至2025年间迅速采取行动,试图构建一个覆盖AI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系统。

软银的布局以其控股的芯片设计公司Arm为基石。Arm作为全球IP授权的领导者,其架构是移动、PC乃至云端生态的“抽税口”。孙正义已将其定位为AI芯片的核心平台,甚至正与Arm CEO合作研发自有AI芯片,计划明年推出。

在此基础上,为强化Arm架构在数据中心领域的竞争力,软银于2025年3月宣布计划以65亿美元收购服务器CPU设计商Ampere Computing。此举被视为补强其在云端通用算力领域的关键一步,旨在推动“CPU自主可控”并与Arm的IP业务形成上下游联动。

在AI加速器领域,软银采取了多路径策略。它在2025年第一季度将其英伟达的持仓价值从10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加强在主流GPU生态中的敞口。同时,软银于2024年7月收购了濒临困境的英国AI芯片公司Graphcore,获得了其IPU(智能处理单元)技术,保留了一条不同于GPU的差异化技术路线。

为确保上游设计的产能落地,软银将目光投向了制造环节。2025年8月,软银宣布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成为其主要股东之一。此举被视为对英特尔“系统代工”战略的背书,意在获取其在美国和欧洲的先进产能(如18A制程)。同期文件显示,软银还首次建仓了台积电,以确保其芯片制造能力。

除了直接投资代工厂,软银还试图在芯片设计与集成层面深化布局。据报道,软银曾就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Marvell进行了初步探讨,甚至考虑将其与Arm合并。Marvell 在数据中心半导体芯片设计,特别是定制化芯片和系统集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若此项交易得以推进,将构建一个从Arm架构到Marvell系统方案的强大联盟。不过,该潜在收购因面临监管障碍和高昂的成本,目前尚未进入积极谈判阶段。

在中游的基础设施层面,软银启动了规模空前的“Stargate(星际之门)”项目。该项目于2025年1月宣布,由软银联合OpenAI和甲骨文推动,规划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其核心目标是实现AI数据中心的“工业化”与“产线化”生产。为推进该计划,软银于2025年8月宣布与鸿海合作,利用其俄亥俄州工厂生产Stargate所需的数据中心设备。

在应用层,软银通过重注OpenAI来确保其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出口。软银主导了对OpenAI总额4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承诺投入达300亿美元,形成了从基础设施到大模型的闭环。

与此同时,孙正义将“物理AI”——即AI与机器人的结合——视为ASI的下一个前沿。2025年10月,软银宣布斥资约54亿美元收购工业机器人巨头ABB的机器人业务。这是其在该领域迄今最大的一笔投资,标志着其从概念性机器人转向成熟的工业应用。此外,软银还领投了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Skild AI

这些密集的投资动作共同指向一个更宏大的蓝图,即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打造一个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制造超级园区“Project Crystal Land(水晶之地计划)”知情人士透露,孙正义设想该工业园将聚焦AI驱动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成为一个覆盖自动化、半导体、AI硬件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科技制造高地。软银正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投资,在ASI时代到来之际,掌握从底层芯片到顶层应用的全链条话语权。

02

从Arm转型看战略

在软银的ASI版图中,Arm和OpenAI被视为两个关键引擎。Arm近年来的深刻转型,正清晰地反映了软银的战略意图:推动Arm从IP授权方,进化为AI基础设施的核心计算平台提供商。

Arm在数据中心市场的强劲势头,是这一转型的核心体现。其最新公布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34%,达到11.4亿美元,超出了市场预期。其中,授权许可收入为5.15亿美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为6.2亿美元,均高于分析师预测。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达到约12.3亿美元,每股收益41美分,同样高于市场共识。

财报数据证实了CEO雷内·哈斯的判断,即市场对AI计算芯片的强劲需求正推动Arm的业务增长,使其超越了原有的移动芯片蓝图业务。Arm的传统商业模式为其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一次授权,长期受益”的IP业务贡献了2024财年超40亿美元的创纪录年收入。软银正利用这一稳定现金流,为Arm在AI时代更高风险、更高投入的二次增长提供弹药。

这一二次增长的核心,是Arm从IP设计转向实体化的整芯片或芯粒研发。Arm推进的Compute Subsystems(CSS)计划,以及从亚马逊挖来AI芯片负责人的举动,均表明其正试图在x86和GPU强势的生态中,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提升话语权,而不只是停留在收取专利费。

为加速这一进程,软银正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补齐Arm的版图。2025年11月,Arm宣布计划以2.65亿美元现金收购初创公司DreamBig Semiconductor。DreamBig的核心技术是用于连接GPU的AI-SuperNIC(网卡),这正是AI数据中心内部高速互连的关键瓶颈技术。此次收购旨在将关键的网络技术整合进Arm的生态。

此项收购,结合软银在2025年3月宣布收购Arm服务器CPU厂商Ampere Computing,以及此前曾探讨过的收购Marvell的意向,勾勒出了孙正义的完整布局:软银试图通过内部研发(CSS)和外部并购(Ampere、DreamBig),将Arm打造为一个能提供从底层IP、服务器CPU、网络互连到系统集成方案的平台级供应商,使其在软银的Stargate等宏大AI项目中扮演基石角色,并在未来的AI计算架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03

豪赌OpenAI

在OpenAI于10月至11月间完成的一系列重大重组及合作中,软银集团的角色已从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转变为深度绑定的战略组织者。

尤其是在OpenAI于10月28日宣布的资本结构重组中,软银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据报道,软银主导了总额高达4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其中软银自身承诺投入约300亿美元。这笔巨额投资采取了分期执行的方式:在4月承诺100亿美元后,董事会批准了后续225亿美元的追加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追加投资的解锁条件,是OpenAI必须在年底前完成从非营利性组织向营利性实体的转变。这意味着软银利用其资本,有效推动了OpenAI的结构重组,为其扫清了未来IPO的障碍。这对于在5000亿美元高估值下重注押宝的软银而言非常重要,确保了其未来通过资本市场退出的路径。

这种深度绑定不止于资本层面。孙正义的目标是成为AI产业的“组织者”,而非仅仅是“金主”,这一点在Stargate计划中得到体现。在该项目中,OpenAI、甲骨文和软银于9月23日宣布,将联合新建五座AI数据中心,总投资超4000亿美元。软银不仅是核心出资方,还将通过旗下子公司直接参与其中两个站点,俄亥俄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建设与电力设施配套。这标志着软银已将其布局从金融层面深入到AI所需的物理基础设施层面。

软银的战略闭环还体现在应用层。11月5日宣布成立的合资公司“SB OAI Japan”,是其最新的动作。在这家双方各占50%的公司中,软银的角色有了明显转变。首先,软银成为OpenAI技术的首批大规模用户,宣布将在内部署约250万个定制版GPT实例。其次,软银从投资者转变为OpenAI在日本市场的系统集成商和独家分销渠道。该合资公司强调本地化与落地,旨在将OpenAI的模型能力打包为针对日本企业需求的“Crystal Intelligence”解决方案。这表明软银判断,AI行业的真正增长点在于将技术转化为可销售的垂直领域服务,而非停留在泛模型竞赛。

然而,软银与OpenAI如此深度的绑定,也将使其承受AI市场的高风险特性。

04

泡沫还是新纪元?

11月上旬,全球AI相关股票因对“互联网泡沫”重演的担忧而普遍回调。在此次波动中,软银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其股价在11月7日下跌13%,一周内累计跌幅超过20%,市值蒸发约520亿美元。

市场对软银的剧烈反应,源于其作为“OpenAI替代品”的定位。因此,当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公开暗示希望获得联邦政府支持以确保融资时,双方的绑定关系迅速引发了投资者的疑虑,市场开始担忧这些宏大项目所需的巨额资金是否存在不确定性。

在市场担忧情绪升温的背景下,软银于11月11日披露的一项战略决策引发了更多关注:公司已在10月以58.3亿美元的价格,清仓了其持有的全部英伟达股份。软银首席财务官后藤义光在财报会上回避了关于AI泡沫的提问,仅将此举解释为一项“必要的融资措施”,目的是为众多AI项目筹集资金。

这一“卖Nvidia,买OpenAI”的资本配置决策,清晰地反映了孙正义那激进的战略选择。软银出售盈利能力已得到市场验证的资产,转而将套现的资金用于一系列高资本支出、长回收周期、且高度依赖未来融资能力的AI基础设施和平台项目中,如Stargate、OpenAI投资、收购Ampere和ABB机器人等。

尽管软银2025财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高达162亿美元,但财报显示这主要得益于其OpenAI持股的账面价值重估,而非经营性现金流。这凸显了软银当前利润结构对市场估值的依赖。

孙正义的战略已将软银的命运与一个复杂的AI生态系统的最终成功高度关联。如果AI行业的整体资本支出因估值疲劳而放缓,或者Stargate等大型项目因融资问题推进不及预期,软银帝国的“崩塌”,或许会比我们想象的更早到来。

在文章开头,孙正义的讲话中,他对ASI的到来抱有坚定的信心,而他的所作所为也这一信心的延续。同样,对于AI未来“信心爆棚”的企业也不止软银一家,美国科技巨头们莫不在以超量承诺加码AI产业的投资,软银的大胆押注,只是这个游戏的流行玩法之一。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2425
金币
538732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82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3小时前
孙正义的AI豪赌:软银如何构建人工超级智能(ASI)帝国?

一、重返首富:AI浪潮下的财富奇迹

2025年10月29日,68岁的孙正义凭借软银集团股价的飙升,以551亿美元(约合3928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超越优衣库创办人柳井正,重返日本首富之位。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孙正义对人工智能(AI)近乎孤注一掷的押注。短短半年内,其个人财富从294亿美元激增至551亿美元,增幅达128%,相当于“赚了一个雷军的身家”。

软银集团股价自4月以来从约5700日元/股暴涨至25000日元/股,市值一度突破38万亿日元(约合1.57万亿人民币),成为东京证交所第二大上市公司。这一强势反弹主要得益于孙正义精准踩中AI时代的风口,通过一系列激进投资构建了庞大的AI生态系统。

二、软银的ASI版图:全产业链的雄心壮志

孙正义的目标远不止于财富积累,他立志在未来十年引领全球“人工超级智能(ASI)”时代。为此,软银展开了一系列“大扫货”式的投资,覆盖AI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1. 核心算力与芯片布局
   - 重仓英伟达与台积电:软银对英伟达的持股从上一季度的10亿美元增至约30亿美元,并购入3.3亿美元台积电股份和1.7亿美元甲骨文股份。这些AI概念头部股票的暴涨直接推动了软银利润增长。
   - 收购Arm与Ampere:2016年以320亿美元收购芯片设计巨头Arm,其架构在手机芯片领域占据90%以上份额。2025年3月,软银计划以65亿美元收购服务器CPU设计商Ampere Computing,强化云端算力布局。
   - 入股英特尔:2025年8月,软银斥资2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成为其第五大股东,旨在获取先进制程产能支持。

2. AI模型与基础设施
   - 豪掷300亿美元加码OpenAI:软银已批准向OpenAI追加225亿美元投资,完成总额3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这使软银有望取代微软成为OpenAI最大股东。
   - “Stargate”计划:与OpenAI、甲骨文等合作,在美国建设价值5000亿美元的AI数据中心和配套基建,目标是实现AI基础设施的“工业化生产”。

3. 物理人工智能(Physical AI)
   - 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斥资53.75亿美元拿下ABB机器人业务,整合世界一流技术和人才,推动人工超级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
   - 布局人形机器人:领投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Skild AI,探索AI在物理世界的落地应用。

三、从Arm转型看战略:从IP授权到AI平台提供商

Arm在软银的ASI版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近年来,Arm正从传统的IP授权方转型为AI基础设施的核心计算平台提供商:

- 数据中心业务爆发: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1.4亿美元,数据中心市场对其服务器芯片的需求强劲。
- 技术整合与收购:2025年11月,Arm以2.65亿美元收购DreamBig Semiconductor,获取AI数据中心高速互连关键技术;此前探讨收购Marvell以增强系统集成能力。
- Compute Subsystems(CSS)计划:推动从IP设计向实体化整芯片或芯粒研发转型,提升在x86和GPU生态中的话语权。

四、豪赌OpenAI:深度绑定与战略闭环

软银对OpenAI的投资堪称其AI战略的“压舱石”:

- 410亿美元融资主导者:软银承诺投入300亿美元,推动OpenAI完成资本结构重组,并促使其从非营利性组织向营利性实体转变,为未来IPO铺平道路。
- Stargate计划共建:联合OpenAI、甲骨文新建五座AI数据中心,总投资超4000亿美元,软银直接参与俄亥俄州和得克萨斯州站点建设。
- 日本市场独家合作:成立合资公司“SB OAI Japan”,软银成为OpenAI技术在日本的系统集成商和独家分销渠道,部署约250万个定制版GPT实例。

五、泡沫还是新纪元?豪赌背后的争议与风险

孙正义的激进押注伴随着巨大争议:

- 股价暴跌显“豪赌”特性:11月上旬,全球AI股票因泡沫担忧回调,软银股价一周内累计下跌超20%,市值蒸发520亿美元。市场质疑其高估值项目的可持续性。
- 清仓英伟达套现58.3亿美元:11月11日,软银宣布清仓英伟达股份,转而追加投资OpenAI。这一“卖成熟资产买高风险项目”的操作引发对资金链的担忧。
- 盈利依赖账面价值重估:软银第二季度净利润162亿美元主要来自OpenAI持股的账面增值,而非经营性现金流,凸显对市场估值的高度依赖。

六、AI游戏的本质:生态构建与资本博弈

孙正义的全产业链投资“玩法”揭示了AI游戏的本质:

1. 生态垄断:通过控制芯片(Arm/Ampere)、算力(Stargate)、模型(OpenAI)和应用(机器人)全链条,试图构建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
2. 资本驱动创新:巨额资金投入加速技术迭代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烧钱-领先-吸引更多资金”的正循环。
3. 政策与地缘政治绑定:通过与特朗普政府的合作(如海湖庄园会面促成Sprint并购案),软银在美获得政策便利,为其AI布局扫清障碍。

结语:孙正义的赌局能否胜出?

孙正义正以“赌徒式”的勇气押注ASI时代。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变量:OpenAI能否持续领先、Stargate等基建项目能否如期落地、全球AI资本支出是否会降温。无论结果如何,孙正义及其软银集团已成为这场AI革命中最引人注目的参与者之一。正如他所说:“如果回报是每年9万亿到18万亿美元规模,为什么要省钱?必须勇敢,必须全押。”这场豪赌的结果,或将深刻影响未来十年全球科技格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3553
金币
450767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7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小时前
“抛弃”英伟达的背后,是孙正义对人工超级智能(ASI)时代的宏大布局。他通过清仓英伟达、入股英特尔、豪掷300亿美元加码OpenAI、斥资53亿美元拿下ABB机器人业务等一系列动作,试图构建从底层芯片到顶层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引领全球ASI时代。

其核心布局围绕两大引擎展开:一是控股的Arm公司,从传统IP授权商转型为AI基础设施的核心计算平台提供商,通过收购Ampere Computing等补强服务器CPU能力,推动Arm架构在数据中心领域的竞争力;二是重注OpenAI,主导其41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形成从基础设施到大模型的闭环。

在中游基础设施层面,软银启动“Stargate(星际之门)”项目,推动AI数据中心的工业化与产线化生产,并与鸿海合作生产相关设备。在应用层,孙正义将“物理AI”(AI与机器人结合)视为ASI的下一个前沿,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标志着从概念性机器人转向成熟工业应用,同时领投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SkildAI。

此外,软银还试图通过资本运作补齐Arm版图,如探讨收购Marvell以构建从Arm架构到系统方案的联盟,并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打造价值1万亿美元的“Project Crystal Land(水晶之地计划)”,聚焦AI驱动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成为覆盖自动化、半导体、AI硬件与数据中心的科技制造高地。

这些布局共同指向孙正义的野心:在ASI时代到来之际,掌握从底层芯片到顶层应用的全链条话语权,推动Arm成为AI计算架构的主导者,并通过OpenAI、机器人业务等实现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的闭环,最终引领全球AI产业进入超级智能阶段。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