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猎奇]看到武则天的复原图,才明白为何唐太宗不爱,李治却痴迷不已[1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741
金币
723
道行
19523
原创
29473
奖券
18196
斑龄
202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4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3小时前

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导的时代,女性想要掌握朝廷的权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这并不代表女性缺乏智慧与才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聪慧、勇敢的女性凭借自己的才智与果敢,赢得了朝廷的尊重与重用。
在众多女性中,武则天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一个。她不仅拥有美貌与聪慧,更有坚定的意志与决心。正因如此,她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女性身份登上皇位的君主。

年轻时的武则天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但她非凡的才华与聪慧引起了太子李治的关注。李治是唐太宗的儿子,英俊又聪明,他被武则天的气质深深吸引。
虽然他们的感情遭到众人反对,但李治不顾一切迎娶了她。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这段爱情震动朝野。然而,他们并未被流言击垮,反而愈加坚定地相爱。
武则天不仅有出众的容貌,更有非凡的政治头脑与果敢的手腕。她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一步步掌握权力,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在她的统治下,推行了许多有益的政策与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与发展。她的勇气与智慧让她成为传奇,而她的美貌与风度更让她成为永恒的神话。
然而,人们往往只知道她的能力,却不知她的外貌同样令人惊叹。直到武则天复原图公布后,世人这才明白,她为何能让李治为她倾心。

武则天自幼生活优渥,父亲是当朝官员,对她疼爱有加。但幸福并不长久,十一岁那年父亲去世,她与哥哥相依为命。然而,哥哥对她冷漠疏远,让她感到孤独无依。

恰在此时,宫廷选拔宫女,武则天决定离开家,报名入宫。她的美貌出众,很快脱颖而出,被选入宫中。
入宫后,她被封为“才人”,赐名“媚娘”。虽然这个职位并不高,但武则天并未气馁,而是默默学习宫廷礼仪与才艺,希望有朝一日能脱颖而出。
彼时的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威名远播,宫中佳丽无数,想要靠近他并不容易。对于武则天这个籍籍无名的才人来说,更是遥不可及。

李世民日理万机,几乎未曾注意到她。岁月流逝,她的地位依旧停留在原处。
按照当时的惯例,皇帝驾崩后妃嫔需削发为尼,终生修行。命运的转折却在此时悄然降临——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结识了太子李治。李治年纪相仿,被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从此情愫暗生。

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被迫出家为尼,但李治早已无法忘记她的身影。登基为帝后,他以皇权之力将她重新接回宫中,封为贵妃。
李治对她宠爱非常,甚至为此引发朝堂震动。群臣不解,但他毫不在意,只在乎她一人。

然而,随着病体沉重、精神疲惫,李治越来越依赖武则天。政务繁多,他渐渐将处理国事的权力交给这位聪慧的女人。起初他谨慎试探,但很快发现武则天行事果断稳重,于是完全信任她,让她代为理政。
回首看来,武则天一生侍奉过两位皇帝——李世民与李治。李世民对她冷淡如水,而李治却对她情深似海。
从复原画像可以看到,武则天不仅美貌出众,更有双眸坚定如火,闪烁着勇敢与智慧的光芒。这种坚毅的气质恰恰不是李世民所欣赏的,他偏爱温婉柔顺的女子。
李治则恰好相反,他欣赏武则天的果敢与聪慧,将她视为能与自己并肩的伴侣,也正因此,她成为他最信任的皇后与辅佐。

大唐尚未建立之前,李世民便以英勇著称。他在玄武门之变中夺得皇位,展现出非凡的胆识与谋略,成为一代明君。

他不仅是战场上的无敌统帅,更是能文能武的帝王。李世民虚心纳谏、以民为本,提倡天下共治,令国家走向强盛。

当他登基为唐朝第二任皇帝时,面对内忧外患,他毅然重用贤能之士,迅速稳定局势,使大唐走向辉煌。这个时期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

作为一位杰出的帝王,李世民兼具文治与武功,却依旧秉持着浓厚的大男子思想。他更喜欢柔顺、依赖自己的女子,武则天的果敢与锋芒反而让他难以接受。

这也注定了武则天在他的宫廷中不受宠。

传说,武则天入宫不久,李世民得到一匹来自西域的千里马。那马高大俊美,却暴躁难驯。皇帝命人尝试驯服,无一成功。

正当众人束手无策时,武则天上前施礼,自信地说:“陛下,我有办法让它屈服。”
李世民好奇地问她如何。武则天微笑道:“先用铁鞭抽它,若不服,再以铁锤击之,若仍桀骜不驯,便以匕首杀之。如此,它必驯服。”

李世民被她的大胆与机智惊到,同时也暗暗戒备,意识到这女子绝非凡人。从此,她虽得皇帝赏识,却也被刻意冷落。于是,武则天在宫中默默无闻十二年,等待属于她的时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624
金币
547609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小时前
武则天:从宫女到女皇的传奇人生与权力之路

您的叙述生动地勾勒了武则天从普通宫女到一代女皇的传奇历程,尤其强调了她非凡的智慧、勇气以及在男权社会中突破重重阻碍的艰辛。结合历史记载与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复杂人生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一、出身与早期经历:奠定基础的家族背景与个人特质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父亲武士彟是隋末唐初的开国功臣,曾资助李渊起兵,并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母亲杨氏是隋朝宗室之女。这一家族背景虽非顶级门阀,但绝非“寒门小姓”([6])。武士彟的商业头脑和政治眼光,以及杨氏的高贵血统,为武则天提供了良好的起点。

- 早年磨砺:14岁时,武则天因美貌和才智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赐号“武媚”。然而,她在太宗时期并未得到太多宠爱。据传太宗曾因她对一匹烈马“狮子骢”的驯服之法(“铁鞭、铁锤、匕首”)而感到震惊,既欣赏其胆识又忌惮其锋芒,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她长期未能晋升([15])。
- 感业寺岁月:太宗驾崩后,未生育子女的武则天按惯例被送入感业寺出家为尼。这段清苦的生活并未磨灭她的意志,反而让她积蓄力量。在此期间,她与前来上香的太子李治重逢,点燃了两人的情愫([6][9])。

二、与李治的结合: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开端

李治即位后,不顾礼法和朝臣反对,将武则天从感业寺召回宫中,封为昭仪。这段关系在当时被视为“乱 伦”,但李治对武则天的宠爱超越了世俗眼光。

- 宫廷斗争:武则天入宫后,迅速卷入与王皇后、萧淑妃的争宠斗争。她展现出惊人的权谋手腕,据传甚至不惜牺牲亲子(掐死女儿嫁祸王皇后)以扳倒王皇后,最终于655年被立为皇后([6][9])。
- 辅政之路:660年起,唐高宗李治因身体原因无法正常理政,武则天开始代为处理朝政。她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与李治一起处理政务,实际上成为了政权的主导者”([1])。她提出的农业改革建议、“广开言路,不论出身提拔贤才”等举措,深刻影响了国家发展([3])。

三、权力巅峰:从皇后到女皇的蜕变

武则天的政治野心并未止步于皇后之位。在李治去世后,她通过一系列政治运作,逐步掌控最高权力:

1. 废立太子:李治遗诏让武则天辅佐太子李显。但武则天很快联合李旦逼迫李显退位,立李旦为帝。不久平定徐敬业叛乱后,李旦“推脱让武则天继续执政”([3])。
2. 改朝换代: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民风开放,国家繁荣昌盛,开创了盛世局面”([3])。
3. 政策革新:
   - 科举制度改革:打破门阀垄断,大量选拔寒门子弟,“不论出身让许多有才之人入朝为官”([3])。
   - 文化推动:召集文化人修书,“使她的声望进一步提升”,这些文化人也获得了参议政策的权利([1])。
   - 女官制度:推行妇官制度,允许女性入朝为官,如上官婉儿等女性在朝政中发挥重要作用,挑战了男尊女卑的传统([14])。

四、真实面貌:美貌与智慧的争议

关于武则天的真实容貌,历史上一直存在诸多猜测:

-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传说这尊佛像是以武则天为原型雕刻的,象征着她的权威与理想形象([4])。
- 史料记载:《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中形容其“奇相月偃”,另有“龙睛凤颈”“方额广颐”等说法,但均语焉不详([4])。
- 复原研究:近年有学者根据画像和史料推测,《唐后行从图》中一位高大身材、青色交领礼服、珠宝凤冠的女性可能是武则天形象。但也有学者如沈从文认为该画为宋代临摹本,真实性存疑([4][11])。

普遍观点认为,武则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柔美女子,而是具有“英姿飒爽”的气质,“眉眼和五官并没有女性的柔美,反而能够看出来她是一个非常坚毅和果敢的人”([11])。这种独特的气质或许正是她吸引李治,并能在政治斗争中胜出的关键。

五、历史评价:争议与遗产

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争议:

- 正面评价: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治理国家有方”,“妥善处理复杂的宫廷斗争”,其统治时期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仁寿之治”使其国力达到巅峰,“刑法、税收全盘调整,社会运转顺滑”([10])。她对女性地位的提升、科举制度的完善等贡献不可忽视。
- 负面评价:她被指责为“残忍专断”,为巩固权力诛杀异己(如裴炎等重臣因不安而反叛被镇压),晚年沉迷享乐导致朝政衰败([2][3])。

她去世时留下遗言“要去掉自己的帝号与高宗合葬”,并留下无字碑,“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这一举动体现了她的复杂心态与历史留白。

结语

武则天的故事是“一段女性的传奇”。在男权主导的时代,她以“女子之身登临皇位”,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勇气”([1])。她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家族背景、个人才智、政治手腕以及时代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她的一生既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改革魄力,也留下了权力斗争中的血腥与争议。

正如您所述,“她的美貌与聪慧”、“坚定的意志与决心”让她成为永恒的神话。无论后世如何评价,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事实本身,就已足以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对女性潜能与可能性的深刻启示。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146
金币
456530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87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分钟前
看到武则天的复原图,其容貌与气质的独特性,恰好解释了唐太宗与李治对她的不同态度——她的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柔弱温顺,而是兼具柔美与英气,眼神中透着智慧与野心,这种特质让唐太宗敬而远之,却让李治神魂颠倒。

一、复原图中的武则天:英气与柔美的矛盾体
从复原图(及参考卢舍那大佛的特征)来看,武则天的五官清秀端庄,凤眼微微上挑,既有女子的柔美,又带着几分男子般的英气;面部线条柔和却不柔弱,眼神中透着远超同龄人的智慧与坚定。这种“刚柔并济”的容貌,在传统后宫中显得格外另类——她不是那种让人一眼就觉得“需要保护”的弱女子,反而自带一种“掌控局面”的气场。

二、唐太宗为何不爱:他要的是“支持型伴侣”,而非“威胁型女性”
唐太宗作为开创“贞观之治”的雄主,一生征战沙场,性格果决且极具控制欲。他心中的理想女性,是温柔贤淑、能默默支持丈夫、不越界的类型(比如长孙皇后)。而武则天的特质,恰好触碰了他的“逆鳞”:

独立与野心:武则天14岁入宫便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如“狮子骢事件”中,她提出用铁鞭、铁锤、匕首驯马的狠辣手段),这种“主动争取”的性格让唐太宗警惕——他担心一个过于强势的后妃会威胁李唐江山的稳定。
不符合“传统审美”:唐太宗喜欢的是“小鸟依人”的女性(如长孙皇后的温婉),而武则天的英气与智慧,让他觉得“不够女人”,甚至“有距离感”。因此,尽管武则天容貌出众,却在后宫蹉跎12年,始终停留在才人之位。
三、李治为何痴迷:他要的是“强势伙伴”,而非“花瓶妃子”
李治的成长经历与唐太宗完全不同:他是李世民的第九子,原本与皇位无缘,性格温顺甚至有些软弱;即位后,面对长孙无忌等老臣的压制,他急需一个能帮他巩固皇权、分担压力的伙伴。而武则天的特质,正好契合他的需求:

成熟与御姐魅力:武则天比李治大4岁,经历过宫廷斗争,身上带着成熟女性的自信与果断。这种“御姐范儿”让李治感受到被照顾的温暖,同时满足了他对“安全感”的需求。
政治手腕与灵魂契合:武则天在李世民身边待了12年,耳濡目染学会了政治权谋。她能帮李治对付老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甚至陪他聊政治、聊理想——这种“灵魂伴侣”的关系,在冰冷的皇宫中尤为珍贵。
能“唱黑脸”的工具人:李治性格软弱,需要有人帮他“出头”。比如对褚遂良,武则天敢直接吼“还不杀了他”,而李治则借她的狠辣来巩固自己的权威。这种“互补”让李治对她愈发依赖。
结语:容貌是引子,需求是关键
武则天的复原图,不过是揭开了两人态度差异的“表面原因”;真正的核心,是唐太宗与李治的性格与需求完全不同:唐太宗要的是“不威胁自己的支持型伴侣”,而李治要的是“能帮自己掌控局面的强势伙伴”。武则天的“刚柔并济”,恰好踩中了李治的“需求点”,却避开了唐太宗的“偏好区”——这便是为何她能让李治痴迷一生,却在唐太宗身边默默无闻的根本原因。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