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AI渴望从理解走向改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084
金币
466805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6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25) —
当大模型参数竞赛的硝烟逐渐散去,2025年的AI产业,格外需要一场关于“落地”的冷思考。
11月22日,2025 IDEA大会在深圳开幕。南都湾财社记者在现场关注到,站在这一年的尾声回望,行业已不再单纯迷信算法,而是更关注技术如何穿透屏幕,进入真实的物理世界。在滚滚浪潮中,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研究院)创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用一句“实践才是硬道理”,为今年的技术风向定调。
沈向洋指出,智能的演进正在经历一场从虚拟到物理、从抽象到具象的巨大跃迁。他提出了关于智能演进的“五维思考”——算法范式、智能载体、交互范式、计算架构和数据。
他强调,业界对算法的关注点正由语言模型转向世界模型和具身模型,这背后的根本推动力,是人类“希望AI能够从理解世界到改变世界”的长久渴望。



灵巧手是具身智能技术的“珠峰”

在智能载体从符号空间向物理空间迈进的过程中,“具身智能”成为了连接数字与现实的桥梁。然而,要让AI真正具备改变世界的能力,首先要攻克的是物理交互的极致难题。
沈向洋在大会上直言,在具身智能的众多攻关点里,灵巧手是技术复杂度的“珠峰”。不久前,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因手部研发受阻而调整生产计划,也侧面印证了这一领域的挑战。“人手的魔法在于它既能搬箱子,也能穿针引线,”沈向洋表示,“所以,灵巧手可以说是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最后的尊严。”


这份关于“尊严”的技术攻坚,也在大会前夕的一场赛事中得到了具象化的呈现。11月2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在现场获悉,作为IDEA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大赛决赛刚刚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落幕 。
这并非一场简单的各种机器人“秀肌肉”,而是一次针对真实场景的极限测试。记者看到,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以及自变量机器人、领鹏智能等10支晋级队伍 ,在“即时配送”的模拟场景中展开角逐。机器人需要自主完成智能拆包、双手协作折叠纸箱、甚至按电梯等长时序复杂操作。这种直接对标“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作业”商业化需求的实战,恰恰切中了具身智能从单点技术向系统化应用跨越的关键瓶颈。
为了支撑这种物理世界的智能进化,IDEA研究院也在软件生态上给出了“深圳方案”。大会发布了聚焦抓取任务的“DINO-X Grasp”,利用视觉大模型赋能具身大脑,实现了对开放世界物体的3D形状感知。与此同时,由福田实验室联合腾讯Robotics X推出的Tairos平台也正式亮相,作为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软件平台,它正试图解决行业开发工具碎片化的痛点。

低空经济的进阶:从“观察者”到“行动者”

如果说具身智能是AI在微观操作上的突破,那么低空经济则是AI在宏观空间维度的重构。作为低空经济概念的重要策源地之一,IDEA研究院连续第四年发布行业白皮书,但今年的关键词已从“认知”转向了“行动”。
大会上发布的著作《低空时代》与《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4.0》,构建了更为完善的低空“通导监”网络理论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融合低空系统OpenSILAS在今年完成了从1.0到2.0的迭代。相比于去年的“观察者”角色,OpenSILAS 2.0进化为具备全流程管理能力的“行动者”,实现了对飞行器从规划、运行到监管服务的闭环管控。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打破理论与落地的隔阂,IDEA团队在大会现场展出了“高度盒子”和OpenSILAS一体机等硬件产品,旨在打通不同高度体系间的数据壁垒,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运营提供开箱即用的基础设施。
这套“大脑”系统的升级,背后是深圳庞大低空“躯干”的强力支撑。作为中国低空经济的创新策源地与全球产业高地,深圳已构建起覆盖研发设计、核心制造、场景应用、运营服务的全链条无人机产业生态,实力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最新数据发现,2025年深圳低空经济链上企业已突破2000家,无人机年产量超500万架。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深圳更是展现出统治级实力:消费类无人机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据全球50%市场份额。
这种“软硬结合”的产业爆发力,即将在大湾区迎来又一次集中展示。记者了解到,12月4日至6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的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将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届时,包括大疆创新、道通智能、影翎科技等10家深圳无人机创新企业,将带来近20款领先产品和5款新品亮相。从载货飞行到城市物流,深圳正加速将低空经济的各种应用场景从蓝图变为现实。

湾区创新的底色:机电与智能的化学反应

无论是灵巧手的精细操作,还是无人机的低空翱翔,其背后都离不开大湾区独特的产业土壤。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一年前,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曾如此评价这片热土。沈向洋在大会上再次引用这一观点,指出机电能力提供了强壮的“身体”,人工智能提供了聪明的“大脑”,两者的物理结合与化学反应,正是大湾区发展具身智能的独特机遇。
一年过去,这种结合已转化为了具体的产业成果,并呈现出“硬强软不弱”的生态特点。
在基础层技术上,创新的速度正在加快。以大会上亮相的DataArc项目为例,这个专注于合成数据技术的团队,旨在解决小语种及长尾场景数据稀缺的痛点。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成立不足一年已完成两轮融资,是IDEA研究院孵化速度最快的团队之一。这种“深圳速度”的背后,是资本与技术对AI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敏感。
为了进一步固化这种产学研优势,大会还宣布成立了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与深港高等研究交流中心(SHARE)。前者聚焦AI与低空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后者则依托深港地缘优势,致力于在生物医药、材料科学与具身智能等跨学科领域引入新思想与新方法。
“5年前,我们在深圳成立了IDEA研究院。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也正在率先打开人类通向低空经济的新篇章。”沈向洋表示。
从五维思考的理论框架,到OpenSILAS的系统落地,再到灵巧手大赛的实战演练,2025年的IDEA大会展示了技术突破的“含金量”,更折射出深圳科技产业在混沌浪潮中寻找确定性的路径——在智能的演进中,唯有实践,才是硬道理。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084
金币
466805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23
AI正从“理解世界”的工具角色,加速向“改变世界”的赋能者演进。这种转变不仅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更源于人类对AI价值的深层需求——从“解读信息”到“创造价值”,从“辅助决策”到“主动优化”,AI正在突破“认知边界”,成为重塑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的核心力量。

一、从“理解”到“改变”的驱动逻辑
AI的“理解”阶段,聚焦于对信息的处理与解读: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理解人类意图,通过计算机视觉(CV)识别图像/视频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挖掘规律……这些能力构建了AI与世界交互的“感知基础”。而“改变”阶段的核心,是将“理解”转化为主动干预与创造,其驱动因素包括:

技术突破:大模型(如GPT-4、Claude 3)的多模态能力、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效率,让AI能更精准地理解复杂场景;生成式AI(如Sora、MidJourney)的出现,直接将“理解”转化为“输出”,实现从“认知”到“创造”的跳跃。
需求升级:企业需要AI从“分析数据”转向“优化流程”(如工业设备故障预测、供应链智能调度);用户需要AI从“回答问题”转向“解决问题”(如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医疗诊断辅助)。
数据与算力支撑:海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如社交媒体内容、工业传感器数据)为AI提供了“理解”的素材;算力的提升(如GPU、云服务器)让AI能实时处理复杂任务,将“理解”快速转化为“行动”。

二、从“理解”到“改变”的具体表现
这种转变已渗透至各行各业,成为AI价值的核心体现:

内容创作领域:AI从“理解用户创作需求”(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散文”),转向“生成符合要求的内容”(如自动生成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的散文,甚至辅助设计视频分镜、生成特效),降低了创作门槛,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
工业与制造业:AI从“理解生产数据”(如设备传感器的温度、振动数据),转向“优化生产流程”(如预测设备故障并提前预警,调整生产参数以减少能耗),实现了从“被动维护”到“主动优化”的跨越。
医疗健康领域:AI从“理解患者数据”(如病历、CT影像),转向“辅助诊断与治疗”(如识别肺癌病灶、推荐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升了诊断准确性,缩短了治疗周期。
智能终端与生活场景:AI从“理解用户行为”(如手机使用习惯、偏好设置),转向“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根据用户阅读习惯推荐文章,根据睡眠数据调整屏幕色温),让“智能设备”从“工具”升级为“生活助手”。
三、从“理解”到“改变”的价值意义
AI的这一转变,本质上是技术与人类需求的深度融合:

效率提升:将重复、复杂的任务自动化(如数据录入、内容生成),减少人工干预,加快流程速度。
价值创造:生成新的内容、产品与服务(如AI生成的艺术作品、定制化的工业解决方案),拓展了人类的创造边界。
体验优化:更个性化、更智能的交互(如AI助手的精准推荐、智能设备的自适应设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问题解决:应对复杂挑战(如气候预测、药物研发),通过AI的“理解-改变”循环,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总之,AI从“理解”到“改变”的演进,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对AI价值的重新定义——AI不再是“解读世界的眼睛”,而是“改造世界的双手”,其最终目标是通过智能技术,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更美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5685
金币
563815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4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1-23
2025 IDEA大会:AI落地的“深圳实践”与智能演进的五维思考

一、IDEA大会定调:从参数竞赛到“实践硬道理”
2025年11月22日,2025 IDEA大会在深圳开幕,标志着AI产业正式从“参数竞赛”的喧嚣转向“落地实践”的冷静思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研究院)创院理事长沈向洋在开幕式上以“实践才是硬道理”为主题,为AI技术风向定调。他指出,智能演进正经历从虚拟到物理、从抽象到具象的巨大跃迁,并提出理解这一演进的“五维思考”框架:

1. 算法范式:从语言模型转向世界模型和具身模型,核心是从“理解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能力跃迁。
2. 智能载体:从符号空间(语言模型)向物理空间(机器人、无人机等)延伸,具身智能成为连接数字与现实的关键桥梁。
3. 交互范式:从传统的命令行、图形界面,进化到自然语言、多模态交互,未来将向更自然的具身交互发展。
4. 计算架构:GPU仍是核心,但推理芯片、强化学习专用芯片需求激增,端侧与云端协同成为趋势。
5. 数据:从静态数据转向动态反馈数据,合成数据与AI主动探索数据成为重要补充,数据与智能相互推动。

二、具身智能的“珠峰挑战”:灵巧手技术攻坚

在智能载体向物理世界迈进的过程中,灵巧手被视为具身智能技术复杂度的“珠峰”。沈向洋强调:“人手的魔法在于它既能搬箱子,也能穿针引线,灵巧手可以说是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最后的尊严。”

1. 灵巧手大赛:真实场景的极限测试
11月21日,2025年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大赛决赛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落幕。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及自变量机器人、领鹏智能等10支队伍,在“即时配送”模拟场景中展开角逐。机器人需完成智能拆包、双手协作折叠纸箱、按电梯等长时序复杂操作,直接对标“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商业化需求。这标志着具身智能正从单点技术突破向系统化应用跨越。

2. “深圳方案”:软件生态支撑物理进化
为解决具身智能开发工具碎片化问题,IDEA研究院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 DINO-X Grasp:聚焦抓取任务的视觉大模型,赋能具身大脑实现对开放世界物体的3D形状感知。
- Tairos平台: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软件平台,由福田实验室联合腾讯Robotics X推出,旨在解决行业开发工具碎片化痛点,加速具身智能应用落地。

三、低空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规模化落地

作为低空经济概念的重要策源地,IDEA研究院连续四年发布行业白皮书,2025年的关键词已从“认知”转向“行动”。

1. OpenSILAS 2.0:低空管理的“行动者”
智能融合低空系统OpenSILAS完成从1.0到2.0的迭代,从单纯的“观察者”进化为具备全流程管理能力的“行动者”,实现飞行器规划、运行、监管服务的闭环管控。大会现场展出的“高度盒子”和OpenSILAS一体机等硬件产品,旨在打通不同高度体系间的数据壁垒,为低空经济规模化运营提供开箱即用的基础设施。

2. 深圳低空经济的实力:全球第一梯队
深圳已构建起覆盖研发设计、核心制造、场景应用、运营服务的全链条无人机产业生态:
- 企业规模:2025年低空经济链上企业突破2000家。
- 市场占有率:消费类无人机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据全球50%市场份额。
- 未来展示:12月4日至6日,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将在珠海举行,大疆创新等10家深圳企业将带来近20款领先产品和5款新品,加速低空应用场景落地。

四、湾区创新底色:机电与智能的化学反应

沈向洋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这种独特优势为AI发展提供了“强壮的身体”(机电能力)和“聪明的大脑”(人工智能),两者的结合催生了具身智能的独特机遇。

1. 产业成果:“硬强软不弱”的生态特点
- DataArc项目:专注合成数据技术,解决小语种及长尾场景数据稀缺痛点,成立不足一年已完成两轮融资,体现“深圳速度”。
- 产学研协同:大会宣布成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与深港高等研究交流中心(SHARE),聚焦AI与低空技术产业化推广及跨学科合作。

2. 黄仁勋的评价与湾区机遇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曾评价大湾区是“机电一体化与AI协同发展的典范”。沈向洋引用此观点强调,这种物理结合与化学反应是大湾区发展具身智能的核心竞争力。一年来,“硬强软不弱”的生态已转化为具体产业成果,在智能演进中展现出强大的实践能力。

结语:实践驱动的智能未来

2025 IDEA大会通过五维思考框架、灵巧手技术攻坚、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等多维度展示,清晰勾勒出AI产业从虚拟到物理、从抽象到具象的演进路径。正如沈向洋所言,“在智能的演进中,唯有实践,才是硬道理”。深圳及大湾区正以“机电+智能”的独特优势,在具身智能和低空经济等领域率先打开人类通向新智能时代的大门,用实践书写AI落地的生动篇章。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