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敦促安世荷兰回应控制权问题声明详解
声明核心内容概述
2025年11月23日,闻泰科技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敦促安世荷兰切实回应沟通解决控制权问题以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声明》,直指其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荷兰实体——安世荷兰方面至今未对中方提出的建设性沟通作出任何实质性回应,并强调这一僵局已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声明关键要点分析
1. 指控安世荷兰行为威胁全球供应链
闻泰科技在声明中明确指出,“安世荷兰及其相关方的一系列单方面行为,已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构成潜在威胁”。这表明闻泰科技认为,当前控制权争端并非单纯的公司内部治理问题,而是上升到了影响全球芯片供应安全的层面。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其运营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下游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2. 强调中方的建设性沟通姿态
声明强调,自荷兰经济部不当干预以来,闻泰科技“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维护全球客户利益的原则”,在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帮助与推动下,已“主动释放善意,明确表达了愿意与安世荷兰方面就如何恢复闻泰科技的合法控制权、妥善解决当前争端进行建设性沟通”。这体现了闻泰科技希望通过对话而非对抗方式解决问题的立场。
3. 批评安世荷兰的消极回应态度
闻泰科技对安世荷兰的沉默表示“深感遗憾与不解”:“尽管我方展现出最大诚意,安世荷兰方面迄今未对我方的沟通提议作出任何实质性回应。”这种单方面的沉默被闻泰科技视为加剧信任危机、导致局势僵化的关键因素。此前,闻泰科技已在11月20日的声明中指出,尽管荷兰经济部暂停了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行政令,但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剥夺闻泰科技控制权的裁决仍未撤销,这是阻碍问题解决的核心障碍。
4. 提出明确诉求:恢复合法控制权与股东权利
基于上述情况,闻泰科技正式要求安世荷兰“能在切实尊重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就如何恢复闻泰科技的合法控制权与完整股东权利,提出具有建设性且真正富有诚意的解决方案”。这一诉求直指问题核心——恢复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实际控制权,这是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和全球芯片供应稳定的前提。
5. 呼吁各方维护供应链安全
声明最后呼吁:“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稳定关乎行业发展大局。我们再次呼吁各方以理性、负责任的态度行事,共同维护安世半导体的稳定与繁荣,保障全球客户的供应链安全。”这将争端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强调其对整个行业生态的重要性,试图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事件背景与进展回顾
荷兰政府干预与控制权丧失
2025年9月底,荷兰经济部依据《货物可用性法案》对安世半导体实施行政干预,随后安世半导体几名外籍董事在荷兰法庭提起诉讼。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在未充分听证的情况下,紧急裁决暂停闻泰科技CEO张学政的职务,并将安世半导体股权置于独立荷兰受托人管理之下,导致闻泰科技实际失去对安世的控制权。
中荷政府磋商与行政令暂停
11月18日和19日,中荷双方政府部门在北京举行两轮面对面磋商。11月19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宣布暂停此前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行政令。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向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但同时指出距离彻底解决问题(撤销行政令)仍有差距,并强调企业法庭的错误裁决仍是关键障碍。
闻泰科技的应对措施
- 积极沟通:多次发布声明表达沟通意愿,并在中国政府部门支持下寻求协商解决。
- 法律救济:与国际律师事务所团队沟通法律救济方案,维护合法权益。
- 保障国内供应:安世中国迅速展开自救,拒绝接受荷兰安世单方面指令,拉通国内供应链,确保国内客户供应,并恢复对内供应(以人民币结算)。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影响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其控制权争端导致的运营不确定性已引发市场担忧。若僵局持续,可能导致芯片交付延迟、价格波动等问题,尤其对汽车、工业等依赖稳定芯片供应的行业造成冲击。闻泰科技将争端与供应链安全挂钩,正是为了凸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可能的发展方向
1. 安世荷兰是否回应:这是打破僵局的关键。若安世荷兰继续沉默,闻泰科技可能采取更进一步的法律或外交行动。
2. 中荷政府后续协调:两国政府已介入磋商,未来可能在更高层级推动问题解决。
3. 法庭裁决的最终结果:企业法庭的紧急措施裁决是否会被推翻或修改,将直接影响控制权归属。
4. 市场反应:投资者对闻泰科技股价的信心将取决于争端解决进度。近期闻泰科技因重要股东减持及经营挑战面临股价压力。
总结
闻泰科技此次声明再次明确了其在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争端中的立场——坚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并将问题提升到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高度。面对安世荷兰的消极回应和荷兰法庭裁决带来的持续困扰,闻泰科技正通过多渠道努力维护自身权益。这场跨国控制权之争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也折射出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地缘政治因素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未来几周内,各方的进一步动作将决定这一僵局能否得到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