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眼里,锻炼身体是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年纪逐渐上来的时候,适当的运动能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预防很多疾病。
然而,运动的方式和时间一旦不当,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危险。近期,某个50岁男子在日常散步锻炼时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
尽管他生前有散步锻炼的好习惯,但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他的锻炼方式和生活习惯却有不少问题,最终导致了他悲剧的发生。

很多人认为早晨是一天中最适合锻炼的时段,但如果不注意“时间”,反而可能加大运动带来的风险。清晨空腹锻炼对身体的负担是非常大的。
清晨起床后,身体的血糖水平较低,若此时进行剧烈运动,血糖供应不足,容易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
而如果此时进行较强度的锻炼,特别是快走或者跑步等有氧运动,身体的负担会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心脏和脑部的压力明显增大,这样就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于50岁左右的人群来说,早晨锻炼时的心血管风险较高,尤其是在运动强度过大时,可能诱发血压骤升或脑部血管破裂,从而引发脑溢血。

因此,最好不要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剧烈运动,如果一定要早晨锻炼,最好先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比如一块面包或一些水果,稍微让身体“热起来”后,再进行适度运动,这样能降低运动时给身体带来的压力。

运动的强度也非常关键。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盲目追求步数或运动强度是很危险的。虽然散步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人,但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和步数,而忽视自身感受,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比如,走得太快,呼吸急促,甚至有时出现胸闷、气喘等不适,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信号。很多50岁以上的人身体机能已经逐渐下降,心脏、肺部功能减弱,因此不能像年轻人一样进行高强度锻炼。
而且,过快的步伐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溢血的风险。医生建议,运动时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调整强度,切勿盲目追求步数的多少,适度的运动量才能真正起到锻炼效果。
步伐稍慢一些,控制好呼吸,感受身体的状态,这样既能锻炼到身体,又能避免因强度过大导致的运动伤害。

除了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运动的“地点”也同样重要。如果运动地点选择不当,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甚至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很多人在城市中快走时,常常选择马路边,或者空气质量差的地方,殊不知,这样的选择可能是导致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马路边空气中充满了尾气,污染物质较多,频繁吸入这些污染物会对呼吸道产生很大压力,而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甚至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长期在这种环境中运动,更容易引发心肺功能不全。尤其是年纪大了,心脏和肺部的健康已经不如年轻时强健。

所以运动时应避免选择在马路边快走,而是选择公园、花园等绿化较好的地方,空气新鲜、环境宜人的地方进行锻炼。
如果能选择在人少、空气清新的公园中走步,不仅能提高锻炼效果,还能避免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另外,运动时的“准备与结束”也非常关键。很多人觉得散步就是简单的走一走,没必要热身或放松,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尤其是年纪较大的人群,忽视热身和结束的缓和运动,很容易导致运动伤害。热身运动有助于将身体的机能调整到适合运动的状态,增加肌肉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运动时的拉伤。
而结束时的缓和运动,有助于逐渐让身体从运动状态过渡到休息状态,避免血压骤降或者突发性的心脏不适。对于50岁左右的人来说,热身和缓和运动尤其重要。

很多人运动时只是随意散步,并没有做好身体的热身,结束后也没有做适当的拉伸和放松,导致运动后容易出现肌肉僵硬、关节不适等问题,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在散步前进行几分钟的热身运动,如伸展运动,适度地活动活动四肢,帮助全身的血液循环;在运动结束后,做一些舒展的拉伸动作,逐渐放松身体,避免运动后的不适和伤害。

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就不需要做体检,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身体的健康状态可能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完好。
很多基础性疾病可能还没有明显症状,甚至会出现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但没有被及时发现。比如一些潜在的心血管问题,可能在运动时表现为短暂的胸闷、乏力等症状,却容易被忽视。
而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在运动过程中突发,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医生建议中老年人应定期做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特别是心脑血管、血糖和血脂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盲目自信地进行高强度运动,造成身体的意外伤害。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大家在日常锻炼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选择合适的锻炼时间和地点,并且别忘了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定期检查身体,确保自身的健康状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脑溢血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少波.重症脑溢血患者治疗中早期低分子肝素应用的效果研究,系统医学,2023-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