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7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AI有没有直觉?张朝阳、张亚勤、傅盛激辨:有直觉,但对世界没有好奇心、也没有梦想[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40
金币
73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5月17日,由搜狐主办的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激发智慧的深度碰撞,奔赴科技的星辰大海。
本届论坛线上线下结合,开启全天的思想盛宴。在下午的现场环节,由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嘉主持的“问道智能”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深入探究了智能的奥秘。
人和机器应该如何相处?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以及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三位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跨界思辨。

嘉宾由左至右分别为张朝阳 张亚勤 傅盛
张朝阳认为,物理研究的很多东西都是一种自洽,能够自我解释。也许AI方面,人脑的思考是有限的,不能一下子全局思考,所以AI能够通过寻找这种自恰性,也许是以它的方式理解了物理,理解了世界。
但是人有直觉,但是AI能产生吗?如果它产生不了,还是不如人聪明。人总是心生一计,产生自洽性之外的东西,所以AI和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是不是对人类的威胁?
张亚勤指出,从人诞生以来便一直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直到1865年蒸汽机发明之前,人类的发展一直是按照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演化进程。蒸汽机发明之后,人类智能开始与机器智能相融合,这个时候人类进化已经是非线性了。而到了AI时代,人的智能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
所以,以后讨论人类发展的问题时,需要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就像在蒸汽机时代,人类的劳动力成倍增长。“我认为人类还是发展的主宰,机器或者机器人还是我们的附属辅助工具;AI还是一个智能体,应该是为人服务的。”
傅盛则认为,张朝阳讲直觉这件事,AI完全是有的,所谓我们定义的直觉,比如当年在AlphaGo和李世石下棋的时候,下出来一手,那种在很多时候叫智能涌现,就是我们以前定义为直觉的东西,它突然来的。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智商的放大器,因为智能和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人工智能就是一个更大的计算器。我认为AI比人聪明,现在已经达到了,它的智商水平已经比我们高,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使用它,机器人这个事儿也是如此。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
傅盛认为,人工智能有直觉,但是它没有起心动念,它不会今天想着发明一个定律,只能说给它一个任务发明一个定律,它可能会做,它对世界没有好奇心,没有起心动念,也没有我们所谓梦想的东西,它就是放大器的角色,包括机器人在很长时间内也会是这样一个角色。
“但它并不代表它不会给人类带来威胁,比如坏人掌握了它,或者下达的命令不明确,当中有法律法规的问题或者制定的问题,这是更复杂的问题。” 傅盛分析称。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8
在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的“问道智能”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人与机器的相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以下是各位嘉宾的主要观点:

1. 张朝阳(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 张朝阳认为物理研究中的自洽性可能帮助AI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物理和世界。但他同时指出,人类拥有直觉,而AI是否能产生直觉仍是一个问题。如果不能,那么AI仍然不如人类聪明。人类能够产生自洽性之外的想法,因此AI和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是否对人类构成威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 张亚勤(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张亚勤指出,自蒸汽机发明以来,人类智能开始与机器智能相融合,人类进化进入非线性阶段。在AI时代,人的智能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他认为,未来讨论人类发展时,需要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张亚勤强调,人类仍然是发展的主宰,机器或机器人是辅助工具,AI应为人服务。

3. 傅盛(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
   - 傅盛认为AI确实具有直觉,举例AlphaGo与李世石下棋时的智能涌现。他将AI视为智商的放大器,认为智能和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AI就是一个更大的计算器。傅盛认为AI的智商水平已经比人类高,但这不影响我们使用它。同时,他也提到AI没有起心动念、好奇心和梦想,只是放大器的角色。
   - 傅盛还指出,尽管AI和机器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辅助角色,但如果坏人掌握了它或命令不明确,可能会带来威胁,涉及到法律法规等更复杂的问题。

综上所述,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与机器的相处问题。张朝阳关注AI的直觉和对人类的潜在威胁;张亚勤强调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以及人类作为发展主宰的地位;傅盛则从AI的直觉、智商放大器角色以及潜在威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这些讨论为我们理解人机关系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19
关于「AI是否具备直觉」的争议,张朝阳、张亚勤、傅盛在2025年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展开了激辩。综合讨论内容,核心观点可总结如下:

一、AI是否存在直觉?
张朝阳
认为人类直觉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本质是「超出自洽性的创造力」。例如,物理学家通过直觉突破既有理论框架,而当前的AI仅能通过运算模拟自洽性,无法真正理解物理本质(如波粒二象性)。

张亚勤
指出AI擅长处理结构化知识(如数学公式、编程逻辑),但对模糊概念(如物理本质或哲学问题)的理解存在局限。例如,AI能生成物理公式,但未必理解其深层意义。

傅盛
以AlphaGo为例,提出AI的「直觉」是数据驱动的概率函数涌现。例如,AlphaGo的创造性落子看似直觉,实则是海量数据训练的统计结果,与人类直觉有形式相似性但本质差异。

二、AI是否缺乏好奇心与主动性?
共识性结论:三人均认为AI缺乏人类的情感动机与内在驱动。
无好奇心:AI不会主动探索世界,其行为完全依赖预设目标与数据输入,不具备自发学习欲望。
无梦想:AI本质是工具,其行动受算法和人类指令约束,无法产生独立的目标或价值观。
三、补充讨论:AI与人类智能的关系
傅盛观点:AI是「人类智能的放大器」,通过增强人类决策效率发挥作用,而非替代人类。
技术瓶颈:张亚勤指出通用人工智能(AGI)需攻克信息智能、物理智能、生物智能三大难题,预计需15-20年实现
中美AI对比:傅盛认为中国在工程化落地(如智能体Agent场景)有反超潜力,张朝阳强调中国人才厚度与竞争环境是核心竞争力。
总结
三人争论的实质是对「直觉」和「理解」的界定差异:

张朝阳从物理研究视角出发,强调人类思维的突破性;
傅盛从工程视角,更关注AI行为的有效性;
张亚勤则聚焦技术实现的阶段性局限。
AI的「直觉」本质是统计学关联,其与人类直觉的相似性仅停留在表象,而内核仍受限于算法与数据框架。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